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遂溪退休干部十六年手书四大名著

2017-04-24 11:1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记者 张永幸

罗连生手抄的四大名著排满了书桌。

    用毛笔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抄写出来,你做得到吗?

    在遂溪就有这样的文艺“大咖”做到了。从2001年至今的16年时间里,遂溪县退休老干部罗连生用自己独创的书法字体,用铁杵磨成针的恒心,终于将350多万字、卷帙浩繁的四大名著抄写成书。本月初,他还自己亲手完成了22本四大名著手抄本的装订工作。

    16年时间里,罗连生每天坚持四五个小时抄写,耗掉宣纸三十令(每令250张,每张80cm×120cm),写坏320多支“小号狼毫”的毛笔,右手无名指因为长时间书写磨出黄豆大的茧子。如今,大功告成的他除了满满的成就感,还有一点“失落”,他笑着说:“一下子不写了,放松下来还真不适应,每天好像总有事情没完成一样。” 下一步,他除了加强运动之外,还准备再拾起毛笔,继续抄写经典作品。

    手写四大名著源于儿时的“打击”

    近日,记者来到罗连生位于遂溪的书房,看到线装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共22本手抄本,整齐地排列在书桌上。每一本手抄本的封面字都是烫金的,闪闪发光。

    翻开书,里面的字体如串串葫芦,又似玉女临风,飘逸自如,字字形态优美,跃然纸面。350万多字,每一个字的大小和风格一致,乍一看像极了印刷本;350多万字,单是阅读都要花很长时间了,何况是用独创的字体抄写出来,罗连生的这项壮举,实在令人称奇不已、由衷钦佩。

    “罗老师书法的功底很深厚,能够将篆体和隶书相结合,自己创新字体将四大名著抄出来,给我们很大的触动。”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何志杰说,罗连生的书法以隶书为主体,用篆体来修饰,既有隶书的刚劲严谨,又有篆体的灵活潇洒, 二者融为一体,刚柔相济,特别是虚笔运法,独具匠心,笔画虚中有实,实中带虚,实属少见。

    为什么要坚持手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罗连生说:“小时候,我们村有个人有一本《三国演义》,有一次我问他去借,他当着我的面说,你这种 ‘孤寒仔’也想看《三国演义》?当时对我打击非常大,我也当着他面前说:我不单止要看,而且要把四大名著写出来,还要用毛笔来抄。因为这件事,我从小立志要学好毛笔字。”

    老艺人无偿为封面“贴金” 老伴说他“写得性格都变了”

    罗连生每天雷打不动花四五个小时抄写,字是工工整整的蝇头“罗体”毛笔字。为了抄得更好,他先抄《全唐诗集》《宋词选集》《名人名言》等书作为“热身”,再抄《红楼梦》。在宣纸上抄写时,他不用画格子,不用折痕迹,每行字都是一条直线。

    每当看到好词妙句,罗连生都会停下来细细品味,四大名著的众多人物都鲜活地出现在他眼前,这也是他抄书时的最大乐趣。一开始他抄写进度比较慢,越到后来,写得越来越流畅,单是抄完《红楼梦》,就有厚厚的10多本,在书桌上摞起了半尺高。

    手抄本装订好后,封面的制作一直都困扰着罗连生。一次偶然的机会,遂溪县著名的民间艺人、80多岁的李赋师傅看到他手抄的四大名著,大为感动。认识罗连生不到几天,他便主动提出,愿意无偿出金子为书名烫金。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总不愿意接触传统文化,看了罗连生多年的坚持后,我非常感动,我擅长贴金技艺,就无偿用金子帮助他把书名贴好,前后用了六天,这样就很完整。”遂溪县民间艺人李赋说。

    罗连生16年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手抄本的封面设计还得到了好友黄志艺、陈海文的支持,梁培光专为他写文章推介。

    16年前的罗连生身体虚弱、脸色发黑,还有胃肠病,脾气也暴躁。自从2001年开始抄写四大名著后,他身体逐渐变得硬朗起来,如今的脸色红润有神,脾气也变好了,老伴说他写字“写得性格都变了”。

    曾把手写的《红楼梦》前22回付之一炬

    2001年,步入知天命之年的罗连生突发胃出血,经过一位医生朋友的治疗后,病痊愈了。医生建议他写毛笔字以修心养性。

    罗连生不喜欢搓麻将、打牌,平时闲着没事十分无趣。听了医生的建议后,他心里一动,想起儿时遭遇的“打击”和那时的誓言,于是,他坚定了手抄四大名著的信念。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得到了全家人大力支持。

    2001年3月,罗连生揣上5000元钱,坐车到安徽舒城一次性购买了宣纸、毛笔、墨条,还到江西婺源购得名贵墨砚。当年6月,他正式开始手抄四大名著。为了静下心来,他写字时手机关机,谢绝一切应酬和外出活动,放弃了很多休闲娱乐,也怠慢了部分朋友和亲人,招致他们的调侃和嘲笑。一开始,罗连生想过放弃,但妻子的默默支持和关心,让他坚持了下来。“老婆对我的爱好积极支持,还去她弟弟那借到5000元给我去安徽买纸买墨,我写字的时候她脚步都不敢放重一点。”罗连生感激地说。

    万事开头难。从2001年6月踏上手写名著的征程后,罗连生先从抄写《红楼梦》开始,然而,写到近一年后,写到《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时,他发现每页的书写不够规整,有的是15行,有的是14行,每行的字数变动较大,而且是从左往右用简体字写,有朋友提醒他要传承传统文化,就应该从右往左用繁体字写。

    一不做二不休!罗连生毅然决然地把一年手写的成果付之一炬,然后重头再来。他还定下了每页抄写14行、每行14到16个字的规矩,为了避免出错,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写完一行就回头校对一次,出现一个错字都撕掉重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