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发展现代农业要与时俱进

2017-05-08 11:2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在廉江市安铺镇田头仔村一望无际的水田里,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今年54岁的李华头戴草帽,躬身在田里巡视,黝黑的脸上掩饰不住笑意。殊不知,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的丢荒地,李华将这些荒地“捡”了回来,在他的苦心经营下,170多亩的丢荒地成为亩产稳定在千斤的良田,年收益更是达到十几万元。

(5月7日《湛江日报》)

廉江市安铺镇田头仔村170多亩的丢荒地,摇身一变就成了亩产稳定在千斤的良田。这其中的变化,除了有热心人李华的努力外,更为主要的,是依靠了规模化管理、机械化操作的现代农业耕作手段。

无农不稳,无粮不安,“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领域。当前,我市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完成与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着力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是绕不开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乡镇务农劳动力数量下降、田地丢荒、农业效益低下等不明朗因素也逐渐浮出水面。

从现实情况来看,要让湛江农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规模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上做文章。

从农耕时代走向现代社会,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湛江而言,现代农业要转型升级,只有通过科技发力才能赢得更高的产能、更多的红利。在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快、现代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当下,提高机械化程度乃是大势所趋,也必将成为我市更多村镇农业发展华丽转身的必选路径。而机械化操作的一个前提,正是规模化管理。各耕各田的耕作模式,是无法让农机大展身手的。廉江横山镇峥角溪村108户贫困户,因集体种番薯获得分红(据5月7日《湛江日报》)。取得如此成绩的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扶贫工作队把当地贫困户的零散土地“集中”了起来,进行规模化管理。正如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所言,“农户各自为战,东一片西一片,成不了产业规模”,只有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才能让规模化管理带来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才能让机械化操作带来耕作效率的提高。

规模化管理、机械化操作,除了在“倒逼”农业加快转型升级,还在推动现代农民“换脑”。要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再像以前一般“靠天吃饭”“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而是要与时俱进,更多地注入科技含量,用科技之力推动农业之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宣传、加强职业培训、培养知识型农民,已经成为当前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我市在农业机械化普及上已经做得很出色,但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农民科技种田的指导,还应教会更多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驰骋市场的理念和办法,帮助广大农民来一场“思想风暴”,让他们接受并主动参与到规模化管理、机械化操作的实践中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