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劳动与感恩

2017-05-13 15:49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邱杰

    湛江新闻网讯:有位做小学老师的高中同学在朋友圈里发来了她办公桌上的两碗饺子,并注文:下午,下第一节课,刚转身走出教室,一位漂亮的女生跟出来叫住了我,送给我这份打包得很工整的饺子。我真的很意外,也很惊喜……这个不知溶进这女生多少心思、多少情意。谢谢你—宇捷!更谢谢你的妈。点了赞后,同学很快给回复:是这个女生亲手做的。笔者立即激动起来,真的有些不敢相信,不是她妈妈做的?于是便马上放大这两碗饺子图片看了看:饺子个头粗壮,边缘折皱不均,典型是小学生的手工!

   当今社会,小孩子最缺失的就是“劳动与感恩”的教育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普遍对小祖宗溺爱有加,而小祖宗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形成了对他人自私冷漠的心理,孩子们远离了感动,忘记了感恩,与劳动素质的养成更加渐行渐远,以为父母为他们操劳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于是这些小祖宗过着衣来伸手,饭来还不愿张口的日子。这个叫宇捷的小女孩却以这两碗饺子为载体,把“劳动与感恩”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在老师面前,怎不能把教育过她的老师和周围的人狠狠地感动一番呢!让孩子们接受“劳动与感恩”的教育,相信是每一位家长美好的愿望,小学教育怎样才能开展好这一课,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深思。

   笔者认为,首先学校要把“劳动与感恩”相互结合起来,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劳动与感恩”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劳动(成果)来体验感恩。可操作性强。只要学校利用好自家的这“一亩三分地”,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上好这一课不是一件难事。学校有的是劳动素材,每周开设劳动这一课也是法律规定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吸引孩子们对劳动(课)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打扫学校和周边环境的卫生、清理花坛里的杂草、擦拭桌子椅子……或是有条件的学校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做饺子、下面条、炒青菜、洗衣做饭的互动,通过劳动来学会如何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等等,来体验他们的劳动成果,在老师的指导赞美下获得成就感,还要把他们的劳动与助人为乐结合起来,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原来劳动也是这样美好的,激发他们对于劳动的热爱。课后还要布置作业,比如: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配合语文老师完成小作文《今周我在家里完成了哪些劳动》等等。要使小学生认真完成“劳动与感恩”的学习,并通过劳动潜移默化地感恩他们生活着的家庭、学校、社会,就要要求学校老师和家长认真对待他们的每一次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就算是在他们的劳动中闹出了不少笑话,老师和家长也应多鼓励,少批评,让“劳动与感恩”和他们一起成长,他们的素质自然就会令家长、学校、社会满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