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借力龙头企业 持续“造血”脱贫

2017-05-15 10:0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欧丹丹

    

东海岛调文村种植香瓜获丰收。 本报记者 李忠 摄

    “这个智能大棚蔬果基地200亩,每年固定返还调文村130户贫困户12万元的分红,期限10年。基地种植各类型农产品,主打东海岛四季香瓜品牌。以品牌带动销售,每年可解决50户贫困户就业。”12日下午,开发区东山街道调文村龙头企业——东海岛南池沟合作社负责人沈海悦对记者说。

    驻村干部付泽良告诉记者,调文村2015年被省扶贫办定为省级贫困村。佛山市纪委监察局、市审计局和湛江市纪委作为该村的帮扶单位,于2016年5月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86人,而2016年脱贫45户212人。这也是自去年佛山帮扶湛江163条贫困村庄上马的扶贫项目出成效最快的一个。该项目借当地的龙头企业的规范种植、良性运营以及品牌营销,可帮贫困户持续“造血”脱贫,这既接地气、有实效,还能带动当地贫困户劳作的积极性,实现良性循环。

    龙头企业为贫困户持续“造血”

    沈海悦告诉记者,目前是香瓜上市旺季,有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种。“这可不是丢荒的草地,草丛里面全藏着我们的香瓜。”沈海悦带记者轻轻拨开一块露天基地的草尖,看到一个个金黄色的香瓜露出了“真容”,满鼻子闻到的是散落草丛中一地香瓜的清香。据沈海悦介绍,这些茂密的草丛,是香瓜固沙防风的好伙伴,也确保了香瓜亩产量达5000斤的好收成。

    “大棚里的有机香瓜,一时难以满足接连而来的订单。一只质量上乘的香瓜卖价可达10元。”来自山东寿光的种植技术总监孙月江和记者聊起最近销售的情况时,笑得甜蜜灿烂。据了解,精包装的6个脆甜型香瓜售价49元,8个粉甜型的售价69元。记者采访的前天刚好出了一批大约15000斤的香瓜到深圳去。“从去年9月份建成的这个基地到现在,已经先后出了三批蔬果,如青瓜、茄子、香瓜等,总共已有70万元的收成。目前基地的香瓜,以每公斤6元—7.8元的田头批发价还在陆续上市。”沈海悦高兴地说。

    品牌营销助力脱贫致富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调文村的扶贫项目除了借助有实力的合作社持续给贫困户“造血”脱贫之外,还给该项目的发展镀上了技术含金量。

    沈海悦给记者介绍,在技术方面,基地采用智能化种植系统科学种植管理,高薪聘请种植技术人员精准种植;在营销方面,组建团队进行高端网络销售平台的运营,目前已和多个有实力的电商销售渠道达成意向;此外,还以农业种植加盟形式向外地拓展规模,目前正在筹备走港澳销售通道。“这个项目的优势在于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还带动大家奔向小康生活。”开发区扶贫办主任郑伟豪告诉记者,该扶贫项目“造血”功能已步入正轨,下一步适当考虑临近的贫困村或通过学习或通过其他形式复制,全面盘活资源有切实收益,提高贫困户参与的积极性,尽早脱贫。

    调文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根据调文村的实际需求和现状以及贫困户致贫的不同原因,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先后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三年脱贫帮扶规划和一户一卡的帮扶措施。果蔬基地是其中的一个帮扶项目。根据该村人多地少特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佛山市纪委和湛江市纪委以及开发区党委在大力协调下,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委会申请80万元扶贫资金,龙头企业东海岛南池沟合作社投入333万元,租用山后村小组建立智能大棚蔬果基地,根据协议规定,基地投产后,每年解决50户贫困户就业,每年固定返还12万元,发放给13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932元,期限10年。

    “这个帮扶项目是2016年9月份上的马,当年12月份就有了好收成。第一批是青瓜销售,一共是25万斤,收成50万元。利用高科技种植,错开季节上市,并通过多种销售运营,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附加值。扶贫项目的产品一样可以品牌营销。”沈海悦对记者说。

     年内落实八项扶贫工作

    “在智能化种植系统基地里,贫困户几乎可以一年四季都有工作干。每个月平均有2000多元的收入,加上地租和每年的分红,这份家门前的工作让不少贫困户都心满意足。”付泽良告诉记者,2017年将是扶贫攻坚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在适当兼顾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前提下,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贫困户的精准脱贫工作上来。

    在和记者聊起年内扶贫工作项目落实上,他归纳出了8大方向:积极配合开发区工作,努力将人均2万元的扶贫资金由开发区统筹安排入股企业,收益用于贫困户,这将是一个稳定长效的脱贫项目;建成一村一项目,除了省财政资金由开发区统筹入股分红外,利用佛山资金和社会资金为每个自然村建一个项目,项目收益只针对本自然村贫困户,这样更容易精准实现今年50%的脱贫目标任务;扩大蔬菜基地规模,经过与蔬菜基地负责人、村干部沟通,下一步要扩大蔬菜基地的规模,下落村现有一块近200亩的土地,准备参照山后村成功的模式,建成3号蔬菜基地,争取让贫困户获得更大的收益;散户养殖,发放家禽给贫困户饲养,增加收入;帮扶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每个自然村建设1个垃圾池;支持新北、联和、东条3个村民小组的文化中心建设;对15户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联系佛山等其它地方的商会、爱心人士来调文进行一对一、形式多样的慰问帮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