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湛江海鲜大多停留在粗放养殖和销售上,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加工技术,去年,在外地打拼的余东强回到湛江从事海鲜开发科研技术,他立志研发更多海产品深加工技术,将湛江海鲜美名传播。坐在赤坎金沙湾海滩上,余东强接受了记者采访,每当钻研技术遇到瓶颈,余东强都喜欢来这里看看大海。
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
1984年,余东强生于遂溪乐民镇,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和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在外打拼的10年里,他觉得湛江海鲜产品可谓首屈一指,但是通过加工冷藏的鲜虾运到外地后,外地人只觉得虾好吃,却不知道这是湛江海鲜,名声不显,这让余东强有点不甘心。
多年来,余东强一直琢磨如何更加突出湛江海鲜的优势和特色,让湛江海鲜的名声和产品真正走出去。通过调研,他发现湛江的冻熟虾(为了保持虾的鲜味,将煮熟的虾急冻起来)广销全国各地,但即食的海鲜,湛江却非常稀缺。一次偶然机会,余东强发现网上热销的干制零食品大多是豆类和鱼类,少有鲜虾类,而且大多以浙江温州一带的销售最为巨大,占据着干制食品的60%—70%的市场。这不禁给了他灵感,可以用湛江鲜虾进行干制,或许可以突破传统。
9个月研发干制标准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余东强从外地请来两位好友,开始对湛江虾进行干制研究,并与市场上的鲜虾进行研究比对,比如哪里的虾比较适合干制,如何才能保持虾的鲜味等等。他们先去市场、养虾厂将鲜虾买回来,用清水洗净,再将鲜虾完整地放到微波炉进行烘烤。经过长达9个月的不断研究、试验、试吃,他们终于研发了一套标准。
余东强告诉记者,他们制作的虾干,水分保持在20%—25%之间,这样的干虾能最有效地保持鲜味,并带来香脆的口感,保质期长达半年。如果含水分多了,干制的鲜虾就不易保存,口感也没有那么香脆;如果含水分少了,干制鲜虾就会失去鲜味,虽然口感比较香脆,但是湛江鲜虾新鲜、有味道的优势和特点就得不到体现。
除了虾的水分研究,余东强还发觉,虾的大小也是影响制作的关键。大的鲜虾和小的鲜虾放在一起进行干制,结果大的鲜虾还没有熟透,小的鲜虾已经快没有水分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余东强和好友商量,统一规格、选用中小体型的,相对“年轻”的鲜虾,比较符合干制零食的特点,一口一个正合适。
听着余东强娓娓道来这段研究制作的经历,记者不禁有些疑问,天天和虾打交道,不会感到腻味么?余东强笑着说,这样的鲜虾吃一辈子都不会觉得腻味。
干制零食品的鲜虾制作方法确定后,余东强和好友又在干制鲜虾的包装和配料方面下功夫。除了要求包装简约时尚,能够吸引眼球之外,最重要的是选用的材料要比较环保。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的需求,他们又向相关专业人士请教如何制作配料,并免费让消费者试吃,以此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及反馈,最后才选定了香辣味和芥末味作为配料添加在零食包装里面。
“海味鲜味扑鼻而来”
极、小、鲜,是余东强研发湛江海鲜零食的宗旨。极,就是让湛江的海鲜零食成为国内零食市场的极品;小,就是寓意小小的海鲜产品,未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鲜,就是让湛江海鲜的新鲜保存下来。
去年11月,余东强正式计划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干制鲜虾零食品的技术和外观专利,并将实验品赠送给亲友分享,得到了一致好评。
余东强的好友陈先生告诉记者,一开始只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品尝虾干,没想到打开包装后才发现如此讲究,除了有盛虾干的塑料盒,还有一包像方便面味料的配料包,这样的搭配出乎他的意料。“我还以为里面的虾干就是香辣味的了,但是打开一看,一阵海味和鲜味扑鼻而来,里面的原味虾干还可以自主选择蘸酱。这样的搭配,很有新意,让人吃起来欲罢不能。”
余东强表示,未来,除了鲜虾,他们还会尝试海鸭蛋、海蜇、鱼类等产品,力争研发更多的湛江海鲜小吃,让湛江的海鲜零食在全国零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