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廉江市车板镇加快了渔船“木改钢”步伐,预计到今年底“鸟枪换炮”的渔船达20艘,从“小不点”变成“船老大”,驶向远洋捕捞大鱼。
日前,记者来到车板镇龙头沙渔港,看到多艘巨大的钢质渔船与大大小小的木结构渔船静静地停在港湾,一些渔民趁休渔期洗擦和修补破损的渔船。一位姓刘的渔民看着旁边高大的大马力钢质渔船说,现在的钢质船,可以到远洋捕捞大量鲜鱼——过去受渔船条件限制,车板的渔民只能到北部湾近海或稍远点的海南岛附近海域作业,一年“耕波犁浪”才勉强糊口,所以大家都想投资“木改钢”,改造成大渔船。今年这个休渔期,车板又有3艘木质渔船在改造为大马力钢质渔船,休渔期结束,就可驶向万里碧海,捕捞远洋大鱼了。
记者在龙头沙村找到在家的老渔民邱日政,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用木质渔船,多年来只能在近海作业,再远点不敢去。2015年他与别人合伙投资1000万元,把装载重100吨的水泥木头结构的小渔船改造成长40多米、宽7米多、装载400多吨的钢质船,船上还设有冷藏舱、自动导航装置等,可抗8级大风。邱日政说,现在一年出海10来次,都是远洋捕捞,最远到南沙海域等,最多时一次可捞几十万吨鱼,不用多次往返,在海上就能完成交易,效益十分明显。“以前摇着小木船捞来是‘亏本’,现在驶着钢质船一年能赚个百来万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邱日政咧开嘴笑着说。
车板是渔业大镇,有渔船900多艘,绝大多数是水泥与木头混合结构小渔船,几十年来只在北部湾近海捕捞小鱼小虾,不能到远洋作业。廉江市政府高度关注渔民生活,近几年通过资金扶持等大力支持车板渔民进行“小改大、木改钢”升级改造,使车板镇渔船“木改钢”迅速兴起。该镇人大主席曹永寿介绍,与木质渔船相比,钢质渔船安全性能显著提高,更适合长时间的远洋作业,捕捞量至少增加三分之一,因此很多渔民都想方设法进行“木改钢”。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两年很多渔民都在筹资改造,预计到今年底,“小木船”变身钢质船的达到20艘,这部分渔船实现“鸟枪换大炮”,渔民不再“望洋兴叹”。车板渔业也将籍此走向深蓝,增强全镇渔业经济,提高本地渔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