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高考结束后,孩子一直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考得不好,想复读。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发愁,一方面是来自高考成绩即将放榜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成绩放榜后,孩子该如何选择?
回复:高考结束后,网上流传这么一段话:“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所以不要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认为,高考结束后,考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心理可能会有个估算。有的考生觉得自己考差了,心情低落,同时家长也受其影响。这个时候,家长要保持理智、清醒,不要责怪孩子,因为你越责怪他,他心里越难受。万一想偏了,考生可能会做出自残的行为。
“高考其实本质没有考得好与差的说法,重要的是所有年轻人在一起做份试题,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市、做什么工作、今后和谁相知,和谁一起旅行,和谁走一辈子,不管故事怎样,结局如何,一切都是美好的。”林志雄说。
高考成绩即将放榜,林志雄提醒,高考成绩出来后,家长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高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并非一考定终身,不要给孩子添加太多的压力。同时,家长的陪伴对落榜考生而言,非常重要,尽量少说话,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至于家长该支持考生读大学还是复读,林志雄认为,这个要视个人情况而定。“选择复读的话,考生将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假如考生是比较活泼,心理素质比较好,遇到困难能自己调整过来的话,可以选择复读。根据往年的经验,有许多考生虽然大学考得不理想,但他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然后考研究生,这也是不错的选择。”林志雄说。
此外,考生们应该认识到,这次高考考得不理想,并不代表未来生活也不理想。学历只是一张文凭,出来社会工作后,大家又要面对新的挑战。“有的考生考得不理想,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敢出门见人,其实不然。高考只是青少年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但它并非代表人生的全部。考生们要以平常心面对高考成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考。落榜的考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转移注意力,建议打工、学英语充电、旅行或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然后再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活。”林志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