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老城区的中兴街、大通街、南兴街、花园街、盐埠街等往往被人们称为“老街”。6月18日,记者从驻湛高校了解到:从2016年7月起,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90后”大学生赵舒婷、梁敏华、黄静以及冯舒柳,在外聘教师许曦的带领下在中兴街成立了“小坡美术社”,并进行实验性的社区艺术计划。
入驻老街后,师生们开始搜索老街历史与文化,并通过走访的形式,倾听老街居民的感受和他们的故事,随后她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创作形式来展现老街的风土人情。18日,记者采访了这群激情四溢的“90后”。

“小坡美术社”成员合照:黄静、冯舒柳、赵舒婷、梁敏华、许曦老师(从左到右)

制作《行走的地图》

黄静布置的展厅
赵舒婷:创作《行走的地图》
“如果每个外地人人手都有一份这样新型的地图,而不再是冰冷的纸质地图,一定会有更多人爱上湛江,爱上老街!”出生于1995年的岭师美术与设计学院2013级视觉传达一班大四学生赵舒婷,以赤坎老街为试验区域,通过视频拍摄的形式,记录下了老街区的风土人情,并将它制作成为一份独特的地图。
体验者在下载视频、戴上耳机后,可以跟随赵舒婷的脚步一起前往赤坎老街进行一场14多分钟的“漫游”,这种新颖的交互方式吸引了众多体验者。赵舒婷说:“我想让体验者结合自己及他人的视觉角度去深入观察老街,聆听老街的故事。”
赵舒婷是山西太原人,2013年她来到湛江求学。她说:“我很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座城市,所以便有了想去了解更多关于湛江历史和故事的冲动。” 在加拿大艺术家珍妮卡迪夫艺术作品的启发下,赵舒婷创作了《行走的地图》。
去年7月,赵舒婷便开始着手准备调研,通过资料收集、编排剧本、演员试演、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剪辑这些工作,从起步到最终制作完成,这件作品一共花费赵舒婷一年的时间。赵舒婷表示,自己从调研中学习到了很多新东西,她对老街的历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外来人来湛江,都能去老街体验一下那里的独特风土人情。”
梁敏华:使用废弃旧布制作礼物返送街坊
来自阳江的梁敏华,是岭师美术与设计学院2013级美术学1班油画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利用老街坊提供的免费材料创作为实用性的物品,再将它们赠送给街坊们。
受益于美国艺术家安·汉密尔顿的作品《唧唧复唧唧》的启发,2016年7月,梁敏华与其余3位同学入驻老街。今年3月底,梁敏华开始着手编织和缝制作品,“我不仅编织着有形物,也编起情感、故事、人际关系,这是是一个沟通过程的象征。”
她和记者讲述起其中一件作品的故事——秀姨是老街的居民之一,梁敏华用秀姨女儿的衣服为秀姨做了一套袖套。梁敏华说,每次她过去拜访秀姨的时候,秀姨都在忙活着家务。秀姨把已经结婚的女儿的旧衣服送给梁敏华,梁敏华说:“秀姨勤劳的双手照顾家人,装点生活的美好。于是,我选择用旧衣服做一双袖套,低调且实用,帮助秀姨继续守护家庭。”
梁敏华表示,通过观察和了解街坊的性格和生活后,再去制作合适他们的礼物,“我觉得这种方式回归了人们情感交流的本初,并且我选择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地进行,也代表对街坊给予我支持的心意表达与感激。”
黄静:制作讲述老街坊故事的椅子
同样来自岭师美术与设计学院2013级美术学1班油画专业的大四学生黄静是广东清远人,她的作品主要是以收集居民家的旧椅子为主材料,通过与新材料的结合等来进行创作。别出心裁的是,她还在椅子里加入了老街居民的声音、椅子的故事,她说:“我希望观众能通过这件作品,聆听椅子的故事、老街的声音,感受老街,感受旧物往事的魅力。”
黄静表示自己这件作品深受荷兰设计师卢卡斯?马森《卢卡斯与他儿子的工厂》和《唱歌的椅子》这两件作品的影响。在椅子收集完成后,黄静回到老街,收集椅子的故事、提供者身边的声音、中兴街等老街上的声音等。她将这些声音导入MP3后,再将其嵌入旧椅子里,外接一个耳机,让观众通过耳机来聆听老街故事的声音,可以边坐在椅子上边感受历史,同时给予观众经由听觉和触觉重构老街氛围的“权力”。
冯舒柳:参与式的艺术教育
与黄静、赵敏华一样来自油画专业的冯舒柳在最后一年放弃使用油画来表现老街,她通过重新学习社会学理论、教育等相关知识再去进行创作。冯舒柳说:“我希望自己的创作与地域性生活结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社区里人群的交流。个人觉得,儿童主体是我们进入社区最适合处理邻里关系的节点。”
在这个计划中,小朋友当起了小小搭建师,社区居民与艺术家一起搭建起了公共艺术装置等。居民在艺术创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参与艺术创作,景观设计师带领居民共建一米疗愈花园,现场还有植物教学等方式活化社区。
2017年年3月底,冯舒柳经过与老街小朋友们共同讨论而提出来的课程协作目标出炉:小朋友们想做一个“舒柳姐姐” 大型花盆模型。冯舒柳躺在一张铺在地上的2米长、 1米宽的纸上,小朋友依据冯舒柳的体形描绘轮廓线。最终制作完成的“舒柳柳姐姐”模型共享了70个塑料料瓶子,完成后它被放在小坡美术社三楼,并邀请参与制作的小朋友时常过来添加种植种类和管理。
许曦老师表示:“通过此次的实验性社区艺术计划,我们希望增加外界和老街的交流,城市人除了对老街单纯的怀古浪漫,还要真正走进老街,发现该区域的一些问题,进而动手参与和改变。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也欢迎更多感兴趣的人能够加入这个团队。”
许曦老师介绍,学生四人的所有作品,计划在今年7月底到8月初(小坡成立一周年)在再展出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