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石城镇谢茂村漂亮的新村场。 本报记者 赖寒霜 摄
廉江市石城镇谢茂村在当地名声日益响亮,曾经贫穷落后的水库移民村,如今不仅一举“逆袭”为漂亮新农村,还转型为产业致富的富有村。
六月荔枝红,沿着山区水泥小路走向谢茂村,沿途山岭荔枝红遍。在接近村子的老山岭、背山岭,还新开辟了百亩红橙和百果园等观光农业带,山区农业产业经济蓬勃发展。进入新村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栋栋漂亮小楼排列有序,一条条宽大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排排绿树绕屋绕村,景色宜人。一位在休闲公园纳凉的村民说,移民新村建成后,村容村貌到村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东西都不一样了。”
水库移民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上世纪五十年代鹤地水库修建,谢茂村移民搬迁到背山岭的山坳里,90户人挤在不足20亩地的村场,住的都是低矮的泥坯房,出入无路,人均耕地不足0.3亩,“土里刨金”难度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村民生活相当贫穷。
2012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谢茂村开始集体搬迁,把附近的山头削平兴建占地5万平方米的新村场。省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新村以人文理念进行设计,科学布局,兴建道路、自来水塔等,移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建成2条15米宽的主村道和6条6米宽的横路,首期规划建设68幢统一风格的民房,村道全部硬底化,建成文化楼和移民广场、灯光篮球场、凉亭、自来水塔、地下排污管网、污水处理池、节能路灯和视频监控等。告别“旧脏乱”、样样齐全的新村一跃成为当地“水库移民美丽乡村”的榜样,也成为省宜居村庄。
目前,新村场已建成风格统一的民房小楼70多栋,树绕楼、山绕村,别具一格,美丽而充满生机。记者走进村民邓柱伟的2层小楼时,他刚从廉江城里打工回来。他说,以前住低洼潮湿的破旧泥瓦房,现在住着家电家具齐全、干净漂亮的楼房,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通往外面的水泥村道也建成了,他与妻子一起到廉江的工厂打工,供子女上学读书,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了。
新村的建成,不仅让村民精神面貌一新,也激起村民的创业热情。近三年村民纷纷到外面经商打工,在家具销售、照明电器、建筑等行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有名的“创业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新村建设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如今的7000多元,基本实现家家住新楼。村民小组长邓培友笑着说,新村建成后,“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全村群策群力,在1000多亩的山岭上规划建设茗茶园、荔枝园、生态园、水上乐园等,发展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全村人正在走向新的生产模式,走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