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修路大王”善举传家训 普通农家成就“最美家庭”

2017-07-22 10:1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吴智雅 蔡庭 图/记者刘冀城

颜志养夫妇。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禹钧“五子登科”的故事在《三字经》中口口相传;而今,在雷州市雷高镇雷高村,也有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6名子女全部大学本科毕业,父母和子女8人全为共产党员,在当地也堪称“奇迹”,今年更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颜志养今年62岁,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修路大王”;其妻林惠汝,现年56岁,一直追随并支持着丈夫到处做好事。夫妻俩一直坚持着2条做人做事的信条:一是要一辈子为群众做好事,做善事;二是要把儿女培养成才,有能力来接力他夫妻俩的善举。数十年来,他们在生活中一直践行着这2条信条,并且成为家训深深烙印在儿女的成长中,陪伴他们的成长,培育他们成才……

    夫妇义务修路20载善举收获赞誉无数

    颜志养夫妇的修路善举可追溯到20年前。1997年6月一个雨天,全村人正忙于稻谷收割,颜志养与妻子用手推车拉谷子经过村前的一条烂路时,因路况太差,车轮胎被“轧爆”,夫妇俩还差点被绊倒。与此同时,一位老人骑自行车经过也重重跌倒,摔得头破血流。

    “路不修好,祸患无穷。”看着烂路,颜志养夫妇便萌生了修路的念头。他们东挪西借筹了3000多元,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马上付诸行动。他们天天起早摸黑,你捡砖块,我铲沙土……并肩“作战”整整两个多月,终于从灌木丛中开拓出一条长2公里、宽7米的道路。

    “如果不是颜志养夫妇,这条路不知道还要让大家吃多少苦头。”村民们踏上这条新修好的平坦大路都会这样称赞,而夫妇俩义务修路的干劲则更大了。他们不断地扩大修路范围,从修建本村的道路扩至修建该镇多个村庄及圩区的道路,“一铁锹一个坑洼,一锄头一个窟窿”,20年来从未间断。

    20年来,除了手扶拖拉机是机械运土外,其余修路工序全是夫妻俩禽兽完成的。只要不是农忙季节,空闲时间里,夫妻俩都会“轰隆隆”开手扶拖拉机或肩挑手提地忙碌在乡村道路、镇圩街头或县道等有待修缮的路段。至今为止,颜志养夫妻俩共铺路9条,修路共计40多公里,另外还有修补破损的道路不计其数,拖拉机修坏了3台,油料费花费数万元。

    夫妇俩义务修路的善举,不仅暖遍了当地群众的心,更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他们义务修路的事迹已被收入《雷州市党史风云人物》,还获得了“感动雷州人物”、“雷州市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同时,颜志养家庭也多次被雷州市、湛江市授予“和谐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今年,颜志养被评为第六届“湛江好人”,其家庭更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颜家所获得的荣誉证书。

    言传身教创造“奇迹” 一门6孩全上本科

    颜家有四女两儿。在乡亲们眼中,颜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在雷州当地堪称“奇迹”——6名子女全部大学本科毕业,一家8人全是共产党员。

    颜志养夫妇常教导孩子们,“人穷不能志短,只要你们肯付出努力,必定会有成功之日”,“咱家虽然贫穷,但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和志向”,“穷人命运的改变,离不开读书,离不开知识和文化。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只要有机会进步,家里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你们完成学业。”

    大女儿颜王军2003年以优秀成绩从雷高镇中学考上雷州市重点中学,2006年又考上了湛江师范学院(现已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如今在雷州城区一所中学任教。颜王军告诉记者,正是父母亲的谆谆教导,给了她极大鼓励。她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乡镇学校就读。“虽然我的受教育条件和环境与其他人相比,差得很远,但我丝毫不为此沮丧,父母亲的话成了助推剂,我也因此领悟到,每个人为了明天,为了明天的美好,必须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拼搏。”

    二儿子颜王钎和三儿子颜王浩,兄弟俩早前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平平,颜王浩甚至还有点顽皮,学习不够主动和努力。为此,颜志养常把品尝“生活苦头”的机会多些给他们。“不是带哥哥颜王钎到田里拔草,就是带我去园地里施肥和杀虫。”颜王浩如今对父母的做法表示理解:“其实父母亲给我们的就是生活教育……多亏他们早早给制造了这些磨炼机会,我们才深刻意识到,如果今天不吃苦,明天必定要吃大苦的道理,我和哥哥也都懂得了要发愤读书。”

    有努力就有回报,2008年,颜王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东商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毕业后在广州市某公司工作;颜王浩在则2009高考也顺利考上了嘉应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现在在珠海一医院就职。

    此外,四女儿颜王桂、五女儿颜王秤和六女儿颜王株也分别于2010、2011、2012年考上了湛江师范学院、韶关学院和广州大学,如今兄弟姐妹6人已经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

    家穷不能亏教育 家训相传陪伴孩子成长

    “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颜志养夫妇几十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助人为乐、修路行善、锐意进取的精神,除了直接使当地群众受益,也给子女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颜志养看来,他的家庭教育并没有什么“秘密”,跟大多农村家庭一样,基本是“放养”教育,平常说得最多的就是那两句话——“要做好人,做好事”、“要努力,要争气,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但和一般的农村家庭又有所不同,夫妻俩每天忙完后,从来不出去打牌打麻将,而是有空就陪孩子学习聊天。

    值得一提的是,颜志养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却很会借助外力教育孩子。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他就跟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而且从来不会缺席孩子的家长会。“在雷高中心小学和雷高中学,我每学期跑学校不少于30次,跟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人打听了解我孩子的情况,然后跟老师一道采取有针对性地教育。”颜志养说,后来孩子们到县城读书后,他也还会经常坐车去学校跟踪了解情况,从不缺席孩子的成长。

    “父母亲是我们的第一老师和第一所大学。”颜王军告诉记者,他们从小就会煮饭、做家务,稍大点就学会割草、喂猪、种地等,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非常珍惜读书机会,牢记家训,勤奋学习,再忙也要完成学习任务。她说,自己能考上大学,除了要感谢师长的栽培之恩,更要感谢父母亲。“我在初中阶段常常为成绩进步不大而烦恼和迷茫,甚至要退缩时,是父母亲的朴实的教导话语,让我又有了努力的动力和勇气。”

    “再穷也不能穷子女教育,只要有机会深造,无论男女,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支持到底。”在孩子求学的日子里,每逢开学季,学费就成为这个普通家庭的“庞大支出”,颜志养甚至用“巨大的挑战”来形容;特别是子女上中学后,甚至学杂费凑不够便只能四处向亲友挪借。但颜志养夫妻却一直有坚定的信念:“宁可别处节省,绝不让孩子教育上有亏欠”。

    “养叔夫妇俩吃苦耐劳,至今还种地20多亩。他们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20年如一日义务修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雷高村党支部书记颜忠权看来,颜志养的孩子都很出色,这是好人好报的具体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追求,看到了一种坚毅和吃苦耐劳,这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孩子。”

    在父母的影响下,颜王军兄弟姐妹6人都很懂事,很争气,并且很乐于助人,在村中有口皆碑。在工作上,他们锐意进取、默默奉献,多人曾在自己的岗位上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颜家孩子们正用另一种方式来传承家训,更好地回报社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