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迅速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

2017-08-17 09:5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在湛江,有一支广为人知的爱心修路队——乌石修路队。29年来,这支乌石修路队坚持造福社会,跨越雷州10余乡镇,义务修路600多公里,架桥17座,建茶亭6座。这种义行善举令人感动!值得充分表扬和鼓励!

从来不为名利,哪里有烂路坏桥就赶到哪里;常为群众着想,筹资建亭为路人送茶解渴;关爱困难群体,改危房援助五保与孤儿……这支乌石修路队用29年的坚持与奉献,让我们重温了雷州青年运河建库开河精神,他们就是当代湛江人艰苦奋斗精神的缩影与写照。

早在2014年10月16日,本报便以《“爱心修路队”义务修路200多宗》为题,报道了乌石修路队的感人事迹。多年来的追踪报道,一个个生动的修路故事,在提振湛江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乌石修路队中,大多是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与工人,他们靠着不多的积蓄与退休金,坚持义务修路29年;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腿脚早已不如年青时利索,却依然咬紧牙关办成了一件件民生“大事”;这一群老一辈湛江人,正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为新生代湛江人树立精神的标杆。“湛江精神”在修路中传承,“湛江力量”在修路中迸发。

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的湛江,太需要这般“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的干事创业精神;正努力奋斗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湛江,太需要这股凝心聚力、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的振兴发展力量。

湛江已经落后,必须加快发展。而从基础设施来看,交通落后已成为制约湛江发展的“瓶颈”。其中,在公路方面,二级以上公路只占全部公路的9.4%;上等级公路密度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三,市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县域之间还没有形成高速公路网;县通镇、镇通镇道路大多是两车道;村级道路标准低,乡道还有不少沙土路。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拖慢了多少村镇的发展。乌石修路队之所以要鏖战35摄氏度高温顶着烈日修路,不仅仅是为了让周边乡亲出行更安全方便,不必看着家在眼前却被迫绕路求远。乌石修路队之所以“一干就是一天”,还不是因为他们明白路通才能财通,早一天修好路就能让周边乡亲早一天过上好日子?迅速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发展必须,这已经是民生关切的使命重任。

迅速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其意义远不局限于一镇一村。构建完善的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是湛江提升投资创业环境的最紧迫需要,是融入经济全球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全会报告要求,大力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我们要按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网、大枢纽,推进新机场、高速、高铁、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全市交通根本性转变、跨越式发展,把湛江打造成四通八达、快捷连通国内外及周边省区的现代立体交通中心城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尤其要以乌石修路队为榜样,弘扬他们甘于奉献、迎难而上的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担当、干在实处的作风,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中来,参与到湛江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中来,参与到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新使命新征程中来。

“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一定要做到一百岁那天。”乌石修路队中九旬老人杨娜才尚有如此雄心壮志,我们又怎能袖手旁观?让我们记住这一位位甘于奉献、迎难而上的乌石修路队队员,让我们记住那一幕幕敢于担当、干在实处的劳动场景,提振状态、燃点激情、扛起担当、瞄准实效,迅速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为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