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廉江市实验学校创造教育奇迹

2017-08-18 10:4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图/文 记者郭丹 特约通讯员王德斌

7名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廉实学子。

记者从8月9日湛江市政协和湛江市促进科教文化发展基金会举行的2017年奖学助学大会获悉,全市考取清华、北大的13名学子中,廉江市实验学校占了7名,并包揽了湛江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据了解,今年湛江中考第一名(902分)也是来自廉江市实验学校,创下湛江教育中考纪录。

廉江市实验学校虽然创办于2014年,但已连续3年创下湛江高考奇迹。这匹“粤西黑马”创新教学的过人高招,尤其是“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学奇迹,迅速聚焦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今年高考季的话题焦点。

2015年高考,周晓畅(右)勇夺粤西理科第一名。

办校3年 连续揽下湛江高考多项第一

廉江市实验学校招生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受今年高考效应影响,大量外地优生争相报读,招生早已爆满。

一个既没有学区优势(位于粤西县级市),又没有历史沉淀(建校至今仅3年),更没有优质生源(首届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380分)的“后起之秀”,在短时间内成为众多家长竞逐的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但奇迹源自于奇迹的带动。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廉江市实验学校就接连创下了“把11个学生送进清华、北大”、“中考390分以上上本科”的教学奇迹,其“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成果更是震动了湛江乃至广东教育界。

从廉江市实验学校首次参加高考的初次告捷,到随后2年高考战绩的节节攀高,处处体现这所“年轻学校”的办学底气和创新教学的过人之处。

2015年一鸣惊人:该校首次参加高考,周晓畅和吴启亮2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周晓畅勇夺湛江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粤西地区高考理科第一名。

2016年一鼓作气:高考战绩更加辉煌。李湛、张雨薇分别夺得湛江理科、文科第一名,李湛总分进入了广东省理科前十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2017年再续传奇:廉江市实验学校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并包揽湛江市文、理科第一名,创造了傲人的佳绩。

一所学校在如此高的起点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样的佳绩即使在全省范围内也是相当傲人的。

2016年高考,李湛位列广东省前十。

中考228分入学 高考竟然考上本科

除了今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7个学生,该校今年高考中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中考“低进”的学生,高考成绩大幅上升,全面验证了该校“低进高出”和“高进优出”的创新教学实力。

“廉江市实验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不能不服: 高三(11)班,全班37人,高一入学中考分都在380分以下,今年高考共有20人考上本科,其中有几名学生中考240分左右入学,今年高考竟然考上本科。”据该班考生巫朝广家长介绍,巫朝广三年前中考仅228分,今年高考却考出377分(理科)超本科线17分好成绩。

当年以中考成绩344分的文科考生郑礼豪,今年高考取得469分(超本科线51分)的好成绩,连他自己都说“想不到”!

3年前,廉江市实验学校首届招生,高一新生的录取线为380分,甚至有部分进入该校就读的分数最低的仅有228分。

对廉江市实验学校来说,这意味着“背水一战”。

这样的“逆境成长”从建校之初就伴随着廉江市实验学校。刚开学,学校董事长立即对高中部全体教师进行鼓劲加压,并立下“低分段学生上本科,中高分段学生上重点本科”的军令状。

军令状一签,高中部教师群迅即炸开了锅。很多教师认为“380分上本科是教育界史无前例的挑战”,并对在无优质生源的前提下培养清华、北大生的可能性表示存疑。

但最终学校领导力排众议,不惜重金从全国各地招聘优秀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全面实施养成教育、感恩教育、雅行教育、人生规划教育等特色教育,从而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迅速提高。

“首先要搞清楚学生成绩为什么会差,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太差,二是对人生缺乏思考,不知道为什么而学。”校长郑春说,在这两点的精准发力,就能找到学生的成才密码。

3年后的今天,随着首批应届高考生的成绩公布,结果令人十分震撼:上本科人数相当于当年高一入学中考390分以上人数,上一本人数相当于当年高一入学中考620以上人数。

事实胜于雄辩。廉实再次用实力证明“低进高出”的办学初衷,也实现了部分家长“读廉实,上名校”的美好愿望。

2017年高考,陈策勇夺湛江市理科第一名。

因材施教 量身订做成才计划

“首届高一新生入学开始,我们就着手对各个学生各个学科的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分门别类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建立长期发展规划档案,根据学生的特点,致力给每名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树立他们面对生活、社会的信心,从而激活他们求学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相长,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和谐平衡。”该校校长郑春告诉记者。

秘笈一:习惯养成方案

学校组织教育专家设置一套完整精准的生活作息方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体系。

学生每天清晨早起首先按照军事化要求进行内务整理,随后集体跑操,早餐后进行激情晨读,上午、下午按照课程安排上课,下午参加社团活动,在严格的作息安排下逐渐形成好学、自律的习惯。

秘笈二:个性成才档案

在该校,每一位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建立了成才档案,每位任课老师负责8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学习、生活、思想、人生规划进行3年全程跟踪培养。老师每周要对学生的成长状况进行分析点评,因势利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每一位生活老师,不光要对每位学生的作息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做思想工作。

秘笈三:自编实用教材

3年前高一新生入学时,他们的初中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高中教材比较吃力。学校便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组织优秀老师成立攻关小组,以现有教材为纲自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更好地衔接初中、高中知识,浓缩两个学习阶段的知识精华,便于学生掌握。

在教学中实施培优辅弱计划,有针对性地推行 “门诊式”等教学新模式。

秘笈四:以考为练 查漏补缺

学校每月组织考试,动态掌握学生进步情况。每次月考后,老师要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点评,对出现的教学问题、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跟踪纠正,不断调整成才计划,让学生更加精准地接近成才目标。

在“廉实”,跳进题海的是老师,老师每天都要做大量试题和研究,从中归纳总结出易考知识点、经典题型、答题技巧等,供学生学习借鉴。

今年考上北京大学的揭宇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他在廉江市实验学校读高中三年,觉得老师使他进步最快的教学方法是能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特点,按不同类型分类指导,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出不同类型的题目给学生练习,从中发现问题,然后重点突破。同时他还强调说,廉江市实验学校老师的责任心特别强,他们主动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千方百计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目前已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陈策(湛江市理科第一名)坦言,因为老师已经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所以可以节约很多“走弯路”的时间。“学习要尽量跟着老师走,相信老师,老师是最懂你、最了解你学习状态的人。”陈策向学弟学妹们支招。

今年的招生季,廉江市实验学校的招生口号很特别:你来,才可以感受我们办学的底气和拼搏的喜悦。这或许就是廉江市实验学校教学的过人之处和育人的魅力所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