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老游击战士回忆峥嵘岁月

2017-08-24 17:0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李亚强 周文硕 赵淑贤

王华秀(左)和黄大昌两位老游击队员拥抱在一起。

    徐闻县迈陈镇谈才仔村是革命老村,解放战争时期,这条仅有200多人的小村庄就有6名游击队员。

    今年88岁的老游击队员王华秀,如今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近日,在一个农家小院内,他拿出一个破旧的小布袋,向记者展示了他珍藏的5枚游击队员纪念章,其中2009年徐闻县政府颁发的一枚镀金纪念章还熠熠生辉,两枚上世纪60年代颁发的铜章因时间太长,部分图案已经被磨平。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做游击队员的岁月。

    王华秀说,1947年,从海南读书回来九皮村村民黄大昌成为徐闻县第一批游击队员。王华秀在黄大昌的影响下也带领着谈才仔村的周世希、周家瑶、周建林、郭家善、郭家洪5人成为游击队员。

    王华秀说,他们参加游击队后,先后到迈陈镇角尾乡和西连镇城北乡等地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因担心被国民党发现,他们总是在夜间开会,开会的地点也不断变化。1949年,为躲避围剿,王华秀等6名游击队员不得不抛家弃子到山上去躲藏。

王华秀的纪念章。

    王华秀说,1949年夏,约50名游击队员与一支国民党部队在城北乡提创村对战。双方激战一小时后,游击队员因寡不敌众,只能后撤。王华秀躲在长满杂草的墓碑旁,因敌军的枪火密集攻击差点丧命。第二天,国民党军队用炮火袭击我方地下联络站,联络站毁于战火。王华秀和周世希、周家瑶和周建林在一家善良的村民帮助下,乔装打扮逃脱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此后,4人继续转移,在横刀村找到了游击队的主力部队。随后,4人随大部队转移到的另一个联络站——塘埚村。在这里,游击队员们白天在村子里放哨,晚上分散到群众家里或躲到山上睡。一个多月后,游击队收到风声称,一支国民党部队要途经此地。王华秀等4人配合部队进行重重埋伏。国民党军没想到此处有埋伏,节节溃退,一个多小时后,匆忙逃回徐闻县城。

    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在雷州半岛正式成立,极大地鼓舞了雷州半岛地区全体军民的战斗意志,加速了武装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最终,解放军剿灭了残余的反动势力,解放了雷州半岛。

    68年过去了,当年参加革命的谈才仔村6名游击队员只剩下王华秀1人。谈才仔村从以前2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为了支持村建设,村民同心同德,投工投劳,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生态文明村,成为徐闻县生态文明村、湛江生态文明村。今年高考,谈才仔村出了10个大学生,其中2个考上了重本。王华秀抚今追昔,激动地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勿忘当年为革命事业作出牺牲的人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