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刚从广州参加省农业博览会回到湛江的麻章长荣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许永贵,给新时代新湛江写了一封信,刊登在《湛江日报》上。许永贵要打造湛江最靓的农业公园,让乡村成为湛江人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
许永贵要打造湛江最靓农业公园的决心和情怀让人敬佩,给人启发,值得鼓励。据许永贵介绍,他的六色田园已经建成30多亩的智能大棚,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下一步计划建成一个集住宿、餐饮、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打造出最有湛江特色的农业公园。他的合作社在湛江种植了6000多亩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蔬菜基地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打工领工资。基地还是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在麻章基地种植的200多亩彩椒将迎来收获季,这是从北京相关农业研究所引进的航天育种新品种,绵延200多亩,在湛江如此大规模种植绝对是第一次。打造湛江最靓的农业公园,许永贵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从许永贵的介绍来看,他的农业公园,是一个集现代农业、农家乐、带动农民就业的农业公园,实现了现代农业与生态乡村建设、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与帮助农民就地就业的理想结合,带动农业变强、农民变富、农村变美。这样的农业公园,十分切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要求和方向,是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多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近年来,虽然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总体而言,农民还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村社会。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务工生活,为城市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城市资源紧张,矛盾突出,在城市内部难以找到解决“大城市病”的良方。另一方面,农村“空心化”现象日渐凸显,农业生产主体缺失,农村土地和房屋闲置,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弱化,还有俗称“386199”部队的妇女、儿童、老人留守问题,等等,城乡发展失衡的状况一时难以扭转。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决胜在农村。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绝对不是把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那么简单,最佳的方式应该是农村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特别是提高农业就业吸引力,把部分青壮年留在农村,当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主力军。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看准了问题所在,开出了应对良方。笔者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纠正以往长期以来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过度汲取,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而许永贵的农业公园,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湛江是农业大市,在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道路上,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区城镇村五年行动计划,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批批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村脱颖而出,加快了农村农业发展步伐。许永贵的农业公园,为湛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时代的有益启示和思路。湛江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全面调查摸底,摸清各地农业土地资源和农业产业状况,切实转变观念和思路,因地制宜,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类似农业公园这样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吸纳农民就业于一体的农村产业园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这样的农业公园,真的可以有,更可以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