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下的湛江,正成为鸟类的天堂,规模之壮观,种类之繁多,在其他地方实属罕见。根据湛江爱鸟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湛江境内的鸟类记录已经达到了260多种,尤其可贵的是,勺嘴鹬这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别的鸟类,也出现在湛江境内。湛江正逐渐成为全国甚至世界鸟友观鸟的最佳地区之一。
每当到了鸟类迁徙季节,大量的冬候鸟和旅鸟涌向湛江,除了跟湛江地形和地理位置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跟湛江的气候和环境有关。湛江美丽的海湾、美丽的树林、美丽的田野、美丽的天空,水鸟、林鸟、田鸟和猛禽,总能在湛江找到最适合它、令它最满意的“安家”休养的一块天地。生态好不好,就看鸟儿往哪里走。湛江暖暖的冬天,美美的景色,鸟儿用它智慧的翅膀,对湛江投下了最向往、最支持的一票。
对鸟儿来说,湛江不仅景美,人也美。为保护“万鸟归巢”生态美景,吴川市振文镇里坡村组成人数众多的义务护鸟队,每晚守护候鸟,让它们感觉安全。为了守护它们,村民甚至连过春节放鞭炮的传统习俗都改变了。当前的湛江,爱鸟护鸟蔚然成风,到处都是人与候鸟和谐共处的最美图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对湛江而言,生态是湛江的优势,也是湛江在新时代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资本。湛江好就好在,虽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步伐慢了一点,但持之以恒、践之多年的生态发展观,不仅保住了而且提升了湛江的蓝天碧水,在新时代慢慢体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避免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以直接走、坚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推动湛江振兴发展行稳致远。可以说,跟很多城市相比,湛江已经站在了新的制高点上,发展可期,前景美好。
鸟儿来了,是湛江的福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爱护湛江的生态环境。湛江要保持战略定力,争当绿色发展的“领跑者”。要坚持把生态发展放在首位,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对引进项目设置严格的环保门槛;要珍惜湛江的海洋资源,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推进立法保护湛江湾,严格控制保护海岸线;要压实责任,属地管理,全面实施“湾长制”“河长制”,以之前湛江湾清障的铁腕力度,开展好县市海湾清理整治行动,持续抓好河流河涌水系综合整治,坚决消除黑臭水体;要深入实施雷州半岛“三大规划”,扎实开展新一轮绿化湛江大行动,以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提升湛江生态建设和森林质量,建成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森林生态体系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城市,让湛江的环境更好,景色更美,鸟儿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