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两年多来,旅游系统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习近平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本报今起推出“湛江农村厕所革命”专栏,敬请垂注。
蛤岭村公厕生态清洁。记者 赖寒霜 摄
日前,吴川市吴阳镇蛤岭村把荷花塘边一座公厕改造一新,村民纷纷称赞:我们以前蹲的是脏臭茅厕,如今的公厕干净明亮无臭味,很开心。
记者昨日走进全国文明村蛤岭村,行走在林荫村道小巷,顿觉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据介绍,蛤岭村在村口、村东、村西共建有三座公共厕所,厕所里外干净明亮。村干部陈亚上说,如今建起了干净的厕所,如厕后自动冲洗,每天还有人员搞卫生,所以村民都称其为“宾馆厕所”哩。
上世纪80年代前,该村每家每户都在村边用石块茅草围起一个简易厕所,村民称为“蹲坑”“茅坑”。
改革开放后,蛤岭村人纷纷外出闯世界,有人回乡建起楼房和屋内厕所。2001年全村大搞生态文明村建设,掀起了“厕所革命”,拆除村场所有的露天茅坑,在村边建起三座漂亮的公厕,村民家里楼上楼下建了几个直排厕所。为彻底清除污臭,该村还建起集体猪舍和地下排污管道,连接每家每户,生产生活污水及排泄物每天都通过管道送到村外三级处理池进行净化,无害化排放,整个村场空气清新,生态宜人。
走进村民黎少莲的家,一栋三层大楼房,每层都建有一个清洁直排的厕所。黎少莲称,一家四口三个厕所,简便清洁,以前那种污臭景象不复存在。
陈亚上说,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住洋楼了,每栋楼都建有几个直排厕所,如按在村人口算,几乎是每人一间厕所了。就是外来游客,也能“匆匆的来,轻松的去”,在清洁宜人的公厕轻松解决了,蛤岭村“厕所革命”换来的是山清水秀和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