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是中国海博会第三天,又恰逢周末,海博会迎来客流高峰。湛江奥体中心和对岸的海展区,都挤满了前来参观的群众,他们纷纷表示,这届海博会档次高、亮点多,让人受益匪浅。 (12月17日《湛江日报》)
作为我国唯一保留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览会,今年中国海博会将与广交会的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合作,致力打造海洋版“广交会”,走上世界海洋经济“T台”,令人振奋!
说起广交会,在国人心目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60年来,广交会由中国最大的实物商品交易会,成长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实物商品交易会之一,声名远播,享誉全球。随着历届广交会的成功举办,其不仅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际影响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广东和全国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注入了澎湃活力。走进新时代,广交会更肩负起展示“中国智造”、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作用愈益凸显。
而中国海博会,是我国唯一保留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览会。经过四届的沉淀和磨砺,中国海博会已经迈入快速上升的崭新轨道,行业影响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2014年中国海博会永久落户湛江,湛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不断提升中国海博会的辐射力、影响力,而中国海博会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加快了湛江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也持续提升了湛江的国际知名度、名誉度,特别是与东盟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一日千里。
12月4日,《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出台,因沿海获得改革开放先机的广东,将在建设海洋强国新征程的新一轮起跑中再赢先机、再续辉煌。《规划》将湛江明确定位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因海而兴、因海而重的湛江,包括海洋经济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规划》出台10天后,中国海博会就在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迎来崭新升级后的第一次亮相。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中国海博会+广交会”将怎样进一步展现出“1+1>2”的资源整合能力,碰撞出迷人的合作火花?海洋版“广交会”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催化出哪些合作成果?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将给中国海博会带来怎样的新机遇、新突破?走上世界海洋经济“T台”的中国海博会又将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带来怎样的全新生动实践?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湛江日报13日的相关报道中指出,“广交会与中国海博会合作,首开国家级海洋产业展览与国家级进出口综合经贸展览融合发展之先河”。中国外贸中心不仅带来了广交会的丰富办展经验,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展会理念的转变——本届中国海博会将从过去的“展览”向“展览+交易”转变,实现向专业商贸展览的华丽蜕变,力争打造海洋经济版的“广交会”。
12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罗列了本届中国海博会的五大升级亮点:一是围绕交易来组织展览,先引某一领域龙头企业入场,在围绕产业链条招商,在展区形成丰富完善的产业链,更好促成交易;二是围绕交易来组织各种经贸活动,比如军民融合,既设展区,又组织大型论坛,为参展商、专业观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交流平台;三是围绕交易需求来邀请专业观众参展参会,通过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广交会以及其他合作单位来广发“英雄帖”,邀请更多专业观众、采购团队参展,更好地实现交易功能;四是围绕交易来提供务,专业招商增进了参展单位的活跃度,目前报名申请举办新品发布会的企业达50多家;五是围绕交易搭建网上海博会平台,除了4天的展会,还将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网上海博会。五大升级亮点,都突出了一个中心——“围绕交易”。“交易”核心作用的突出,展会市场化、实用性水平必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和高度,进一步助力中国海博会转型成为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展会。“中国海博会+广交会”所绽放的灿烂花火,令人着迷。难怪众多参观者纷纷点赞,“这届海博会档次高、亮点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