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笔者乘兴漫步大小超市商场,本想感受一下迎新年的气氛,但扑入眼帘的大都是高大的圣诞树,上面悬挂着闪烁的彩灯,还有满目笑容的圣诞老人向你招手,置身在商场浓厚的洋节氛围,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涌上心头。
原来,前两天是平安夜、圣诞节,商家早就紧锣密鼓打起洋节牌,吸金目标盯住以小孩和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似乎也可以理解和接受。但过于追捧推崇洋节,冷落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就似乎有点本未倒置了。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春节、元霄、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有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重视弘扬传承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营造传统节日气氛。当我们置身新时代,对传统的东西更应格外珍视。让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才能薪火相传,从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中走向未来。
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包容性吸收世界文化,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相继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但现在的情形是,不少年轻人对洋节文化趋之若鹜:他们利用洋节疯狂娱乐,拼命购物,还自认为潮流时尚。众多商家也竭力推打洋节牌,费尽心机策划各种活动,用夸张刺激的场面吸引消费者眼球。有时弄得过洋节比过传统的节日还热闹隆重,这就造成轻重失调。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反思自己,是不是应该更加自尊自重,高看厚爱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是不是需要主动去发掘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巨大商机,使国人对自己的节日更充满自信和热爱,更自觉投入和全力追捧。
我们对洋节要掌握好度,不可盲目崇拜。我们坚守传统节日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是一个触及精神层面的厚重仪式,是一种彰显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只有精心维护好中华传统节日,理性平静地看待洋节,凝聚起对中外文化的认同感,让中外节日的内涵更充实、更丰富、使洋节更合中国人的习惯和口味;传统节日更具中国特色和情怀,这样每一个节日就会过得有意义、有特色、有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