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而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令人鼓舞的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之前,湛江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部署的具体工作,就是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谋划推进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牢牢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取发展主动权。
湛江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加快提升经济实力,才能解决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追上全国全省发展步伐。当然,这个加快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湛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湛江优势,更有湛江自信。湛江没有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治理污染的沉重包袱,能够轻装上阵,从容谋定,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里,用最合理的颜色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图画。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市经济质量优势。重点大力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计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提升湛江制造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提高科技创新含量,建设海洋强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充分突显湛江产业资源优势,切合湛江产业发展实际,符合中央确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要齐头并进,全面抓好。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完善的交通体系作保障。交通,是连接高端经济要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备完善的交通体系,才能把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吸引聚集起来,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凡是经济发达城市,必定是交通体系完善的城市。经过多年扎实推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十三五”时期湛江交通建设迎来了“井喷式”大发展。对内,东雷高速、调顺跨海大桥、湛江大道、雷州半岛滨海旅游观光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到产业园区、港口和旅游景区等支线建设,正按计划加快推进,构建雷州半岛鱼骨状、放射状网络交通。对外,云湛高速公路即将通车,深湛高铁明年6月建成通车,深湛高铁、合湛高铁、广湛客专、包海高铁、张家界至海口高铁列入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湛江是高铁的枢纽,湛江与珠三角、北部湾城市群形成2小时经济圈;湛江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将建成4E级国际干线机场,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把湛江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制约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通“瓶颈”正在逐步破解,湛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信心越来越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体现在绿色发展上。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此路不通”,必须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是湛江发展的长处,成为人民生活的幸福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发展阶段,湛江都要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全面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等生态环保行动,确保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走出一条独具湛江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挑战、一种考验,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当下的湛江,正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湛江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希望湛江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优势,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走在前头,树立起一流的湛江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