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连年喜分番薯红 稳村揾到致富路

2018-01-03 09:5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郭丹

“稳村番薯”种植基地。李忠 摄

    眼下正是番薯丰收的时节。

    从明朝万历年间林怀兰从越南将番薯引进国内算起,吴川人已经种了400年的番薯。鉴江之畔的黄坡镇稳村人没有想到,祖祖辈辈种的平贱之物,在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妙手”策划下,成了登上大雅之堂的品牌食品,身价涨上十倍,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2017年我们村可以实现100%的贫困人口脱贫!”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稳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吴田生笑得合不拢嘴。

    深耕脚下的土地、扎根土地做足产业文章,同样能实现脱贫奔康。稳村番薯“逆袭”的故事,正是湛江精准脱贫路上的一个精彩缩影。

    番薯成了扶贫明星产品

    连日来天气晴朗,非常适合收获番薯。天刚亮,鉴江边的田地里尽是忙碌的身影。吴田生每天清晨都会去地里看看收获情况。一根藤扯出一串番薯,“看看!长得多靓!水稻和番薯轮作,土很肥,又没虫害,长出来的番薯特别香甜,卖相又好!”

    村干部主内,驻村干部主外。最近,驻村工作队队长、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张宗胜带领队员们马不停蹄地推介营销:在第八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上,稳村番薯成了明星产品,供不应求;最近又被评为湛江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企业、单位团购的电话接个不停;村里新开的包装加工厂里,一箱箱番薯堆得小山似的,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做梦都想不到种番薯能改变我们村的面貌!”吴田生感慨道。稳村地处鉴江下游西岸,村民主要种植番薯和稻谷,经济收入较低,2015年村集体收入只有6000元,贫困人口27户100人,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

    稳村的发展轨迹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得遇拐点。2016年,稳村由湛江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经协办、市基投集团共同帮扶。驻村工作队进村后,积极寻找产业扶贫路子。队员们发现当地的番薯很好吃,做起了“种薯脱贫”的梦。但要把“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番薯打造成“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又谈何容易。

    “湛江到处都有番薯,凭什么让别人来买稳村番薯呢?”张宗胜介绍,为此驻村工作队做了大量工作:从一开始,稳村番薯就不走“寻常路”,注册“稳村番薯”“稳田香”等商标;邀请著名作家洪三泰为稳村番薯题名作赋,走品牌化发展路线;参加中国海博会、广州年货展销会等大型展会,很快就打响了知名度,成为扶贫产品中的后起之秀;仅用8个月时间就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今年预计能卖100万斤番薯

    在稳村村委会办公楼旁的稳村番薯包装加工厂里,刚从田里运回的一筐筐番薯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几名妇女各司其职,有的熟练地组装纸箱,有的飞快地分拣番薯,很快一箱箱包装好的番薯装上货车运往市区或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南瓜红’5元一斤,‘冰淇淋’6元一斤,‘薯王’7元一斤,四川、云南、贵州都有客户订货,大多是回头客。”吴田生告诉记者,今年稳村番薯种植面积超过500亩,其中村民自发种植400亩,村集体、合作社种植100亩,预计总产量将突破100万斤,基本是供不应求。而两年前,村民们把番薯装在麻袋里送到菜市场,一斤只能卖个三五角钱,吃不完、卖不掉的,只能烂在地里。

    目前,稳村已形成“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基地+农户+‘双订单’(收购订单、认购订单)”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为确保村集体和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去年11月9日,稳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与万合隆农牧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期长达10年的《稳村番薯经营协议书》。合作社每年生产的番薯全部供给公司,公司每收购一斤番薯就支付0.5元给合作社;合作社向农户收购番薯的价格要高于市场价,确保村民种植番薯稳赚不赔。

    截至2017年9月,贫困户股东已先后两次分红,随着近期收获季接近尾声,贫困户又将拿到新的分红。2016年,稳村48%的贫困人口于当年实现脱贫,村集体分红3.65万元,同比增长5倍,2017年有望继续实现增长。

    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

    驻村干部、稳村第一书记汤旭希透露,按照2017年的收成来看,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为了让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驻村干部正在谋划稳村多元化发展之路。

    驻村干部规划“稳田香”精准扶贫连锁产业,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2017年秋季,稳村稻谷迎来丰收,“稳米”“十月红”红米热销,仅去年“十一”长假前,就已销售15000斤“稳米”、4500多斤“十月红”。

    驻村工作队把精准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带动扶贫工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队多方筹资,先后完成自来水、环村路、排水渠工程建设,对稳村小学进行升级改造,臭水塘填平整治后建成了村里的公共服务站、文化广场,村容村貌有了彻底改观。

    “我们着力在长效帮扶和组织建设上打造两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张宗胜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稳村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长效帮扶机制,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全村种植户的“三增收”,新的一年,工作队将进一步强化帮扶成效,让稳村稳步踏上脱贫奔康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