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湛江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民生优先,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全市各地、各部门精心部署,强力推进,狠抓督查落实,2017年10件民生实事中2件提前完成,7件按时完成,1件基本完成。 (1月2日《湛江日报》)
每年10件民生实事,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也是湛江市民始终关注的焦点。一年过去,在全市各地、各部门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下,去年初定下的10件民生实事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表:2件提前完成,7件按时完成,1件基本完成。
回看这10件民生实事,涵盖养老、医疗、教育、交通等方方面面,件件含金量高,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大利器。有这10件民生实事兜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问题进一步得以破解。比如,提前完成的两件民生实事——建成1000套保障房、市区新增1万个优质学位,就是瞄准了困难人群住房问题和新增学位不足等民生热点,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前完成的效果更是“看得见摸得着”,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为重要的是,办好10件民生实事,对于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凝聚振兴发展共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生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让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更多地分享到了振兴发展带来的红利,这鼓舞了士气、赢得了民心,更加激发出广大湛江市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而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又直接反映在经济发展的提速上,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民生改善就更加有底气。在办好民生实事和推动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好循环,也给湛江的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在每年10件民生实事的推进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湛江市民的生活愈加美好,湛江发展的势头愈加强劲,这就是民生实事所催生的“双赢”。
新年伊始,新的10件民生实事又在酝酿出台,湛江市民对此满怀期待。上星期,湛江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集中讨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市政府还向市民公开征集2018年民生实事意见建议。在民生实事的决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集中民智,这些举措不仅是为了推进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是为了把湛江市民的意愿和关切与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更紧密地一一对应,这充分展示了湛江市政府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决心。
美好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办好民生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看到2017年10件民生实事的成绩单时,湛江市民自然对2018年10件民生实事有了更多的期待。期待2018年10件民生实事更给力,期待着新一年里,湛江人能从民生实事的推进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