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民生无小事,贵在“细”与“实”

2018-01-23 11:21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维宙

17日,记者从市两会上获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办成10件民生实事有: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年增加120元;城乡居民医保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提高到4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55元;建成保障房960套;新增市区义务教育学位3700个、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完成市区293条小街小巷路灯安装,实现全覆盖;完成740公里精准扶贫农村公路硬底化;解决农村2290条自然村10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建成350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成500间村级公建民营卫生站。(据1月18日本地媒体报道) 

民生无小事。2017年以来,我市承诺的10大民生实事已经兑现。10大民生实事由“项目单”转化为“成绩单”,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传递着温情和力量,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凝聚了民心,坚定了信心,彰显了政府公信力。办结10大民生实事,让各级各部门干部的作风得到锤炼,为我市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干部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万众期待中,2018年10大民生实事新鲜出炉。这10大民生实事涉及医食住行等方面,件件关乎老百姓的利益,牵动着他们的生活;这10大民生实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息息相关,有宏观意义和前瞻性,是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笔者以为,实现奋斗目标,办好2018年10大民生实事,解百姓之困、谋民生之利,关键是以优良作风抓细节抓落实,向长效机制要效益。为此,我市各级各部门,要有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要有协作精神、开拓精神;要乐于奉献,攻坚克难;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拼劲。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把握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期盼,把“政府想干”和“群众想要”很好地统一起来,准确把握好群众的需求所在,用有限的资金办好民生实事。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民生实事能办好;要有责任机制,将民生实事细化分解,明确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单位;要有投入机制,加大统筹力度,多渠道增加民生实事的投入;要有监督机制,实行民生实事项目服务承诺制、负责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