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因地制宜谋长远 因户施策显成效

2018-02-01 10: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欧丹丹

发放小黄牛帮扶贫困户(资料图片)。 扶贫队供图

    佛山市三水区驻遂溪县遂城镇豆村扶贫工作队是由三水区委组织部、三水区委统战部、三水区工商联、三水区公资办、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派驻的驻村工作队,自2016年5月进驻豆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建新村”,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该村已有100人实现脱贫,2018年预计有114人脱贫,两年的脱贫率达到87.7%,乡风与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月30日,记者迎着寒风细雨到豆村感受了这喜人的变化。

贫困户收入增加 盖起了新房

    1月30日,遂溪县遂城镇豆村贫困户卢诗卖了3只阉鸡,得款350元。“可以给孩子买一套新衣过年了。”卢诗笑着对记者说。据卢诗介绍,自从佛山市三水区委组织部进驻豆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贫困户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看,那水塔就是三水出资修起来的;对面卢荣华家的新屋也是三水先出5000元启动金建起来;还有我这阉鸡也是三水扶贫队去年10月发给我养的,发了40只,还提供鸡饲料,3个多月,就养到快6斤多,120块钱一只,比扶贫队买回来时翻了差不多两倍,收益十分喜人。”

    近日,豆村后朗村贫困户麦其的新房落城了,有六室两厅。麦其右手残疾,一家七口,生活十分贫困。在这在以前,建新房对麦其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三水区扶贫工作组给了5000元的启动资金,市里给了5000块,县里给了3.5万,自己发展生产也存了点,外出打工的子女帮点,再加上村里邻居的帮忙,终于圆了新房梦。”麦其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为他们这些贫困户的脱贫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还送给他一头小黄牛、70只鸡和航空二号花生种子。

    “扶贫工作队大老远来帮助我,我自己也得想办法怎样脱贫。”麦其养说,如今,五黑鸡和阉鸡全都可以出售了,但他想等到春节前价格好一点再出售,然后再买一批小鸡仔回来养殖。五黑鸡现在能卖到一百多元一只,但麦其准备留下来下蛋,因为五黑土鸡蛋现在能卖到二十多元一斤。黄牛也能卖到近万元,但准备留下来生牛仔,因为牛仔的价格现在很好。驻村工作队队长叶永锋对麦其说,这些鸡养得不错,如果有需要下半年再找一批来扩大规模。

因地制宜 因户施策

    据了解,豆村距遂溪县城区18公里,由16条自然村组成。目前,全村有“两委”干部5名,党员83名。全村849户,贫困户82户2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户60户242人。自2016年进驻以来,豆村扶贫工作队紧紧围绕“作风实、措施实、成效实”,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事求是地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据了解,驻村工作队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户一法”,通过就业脱贫、种养脱贫和产业脱贫,帮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一是推动30多户贫困户有劳动力人员外出打工。二是建通过建立党员一帮一种养示范基地,种植花生、玉米。三是向64户有意愿养殖贫困户共发放1900只五黑鸡,向60户贫困户共发放阉鸡2400只,向62户有养牛意愿贫困户每户发放黄牛一头,并聘请畜牧专家做好养殖指导。

    叶永锋告诉记者,村委会门前的14亩太空二号花生示范基地,起到带动辐射的作用。叶永锋解析了“1+1+1+2N”的做法:首先成立一个豆村的种养合作社,提供一个实验田,建立一个微商平台,把农产品在网上发布,通过物流快速运出去卖个好价钱。“2N”的第一个“N”就是树立致富带头人如种辣椒能手、养鸡能手等,带动其他贫困户。第二个“N”就是培养几个好的品种,如“二号太空花生”,亩产达到400斤,还有五黑鸡、甜玉米等,不但产量高,而且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在土地坛村,贫困户梁文正打短工帮人家盖房子。他说,工作队给他家送了40只鸡一头黄牛还有航天二号花生种子,让他们发展种养业。现在每只阉鸡重6斤左右,一只能卖120块钱左右,已经卖了14只,等价格好再卖其它的。梁文说,今年他已经脱贫了。他两个女儿成绩很好,在班里都是第一、第二名,现在政府每人每年都有3000元教育补贴,最大的心愿是两个女儿都能考上大学。据了解,64户养殖五黑鸡户均年收益约5000元。60户养殖阉鸡户均年收益约6000元。62户养牛的2018年每头牛产值14000元。

    在豆村村委会大楼的四周都装上了光伏板,这是驻村工作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豆村地少人多、阳光日照充足的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选定了光伏作为主导产业。在已建成第一期80KW光伏发电站的基础上,该项目已与供电公司签订20年合同,年收益11万多元,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1800元。第二期220KW发电站也已建成等待并网,两期合计300KW光伏发电站每年收益可达36万元,60户有劳动力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近6000元。

    据村干部钟景艺介绍,三水驻村工作队进驻豆村后,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水塔8个、修危桥1座、电路改造10公里、修路4公里,建通讯塔3座、装路灯200盏、种下乡村绿化树1500棵,切实解决广大村民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通讯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此外,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共清理杂草杂树200多处,拆除旧泥屋、鸡牛猪舍近180多座,清除垃圾淤泥40多卡车约2000多吨,新建篮球场1个、儿童文化公园1个,张挂张贴宣传横幅30多条,实现了乡风与村容村貌优化提升的良好局面。

精准定位让扶贫产业项目落地

    针对贫困户每户致穷原因不尽相同地原因,驻村工作队致力开展各类种养帮扶,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通过建立党员一帮一种养示范基地,引进超甜玉米、航天二号花生等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形成新理念;通过示范引路、典型带动、专家传授,让广大贫困户都学会一到两样新作物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示范基地的种植收入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帮扶家中劳力少、子女较多的特别贫困户,让他们体现到党的温暖。

    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绿壳蛋鸡养殖,向64户有意愿养殖贫困户共发放1900只,户均年收益约4000元。向60户贫困户共发放阉鸡2400只,户均年收益约5000元。为62户有养牛意愿贫困户每户发放黄牛一头,并聘请有关畜牧专家做好养殖指导,确保2018年每头牛350斤以上,产值10000左右元。

    在豆村采访时,记者看到堆成小山似的花生种子。钟景艺介绍,这些种子将发给贫困户春节后种植,面积将达到100多亩,制成花生油将销往佛山、广州。叶永锋则告诉记者,2018年的扶贫任务主要就是,通过帮扶让他们真真正正学到一种农业技术,加上一些好的种养品种、好的交流平台,让村民能够长远致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