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酒店大年三十年夜饭的位置已经被预订得差不多了,有经验的市民早在去年12月或元旦已经提前订好。霞山区某中档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包间只剩下小房,要提前来交订金和点菜。”(2月1日《湛江日报》)
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是一家人一年一度团圆相聚、除旧迎新的象征。与过去一家老幼围坐家中吃年夜饭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为了更省时省力,纷纷到酒楼、饭店吃年夜饭。近年来,湛江市区酒楼饭店的年夜饭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足以证明越来越多湛江市民已经接受了出外吃年夜饭的方式。而如报道所说,“湛江一些主营海鲜和炖汤的新式餐馆也成为市民的‘心头好’,不仅包厢没位,连大厅都早已订满”,则说明当前年夜饭市场愈益成熟,开始出现多样化竞争,对年夜饭市场的监管应引起重视。
年夜饭“一桌难求”所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年夜饭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下降。根据往年的年夜饭消费情况来看,不少消费者都表示年夜饭吃的是“亏”。因为在绝大部分酒楼饭店预定年夜饭,消费者仅仅是与酒楼饭店约定一桌饭菜的总价以及菜肴的名称,至于每道菜的价格、规格、重量、食材品质等关键要素往往被忽视。一些酒楼甚至还会巧立消费项目,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多掏钱。与平时相比,菜品质量下降、服务态度恶劣、合同约定不清、预约取消订金不退等问题,成了市民出外吃年夜饭担心吃亏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在节前除了要检查餐饮店的食品安全、饮食环境外,还要提前介入了解酒楼饭店关于年夜饭的一些预订规则是否合理,例如有否偷偷设立最低消费,引导消费者过度消费。另外,应根据往年消费者的投诉热点,到反映问题突出的相关酒楼饭店约谈负责人,给这些酒楼饭店打“预防针”。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提前做好报道中提倡的“网络版”年夜饭的监管工作。近年来,网购半成品年夜饭逐渐成了新“食尚”,一些市民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订年夜饭,一些“私房”年夜饭更是推出了送菜上门等服务。但应引起注意的是,这些半成品年夜饭,其实就是真空包装的全熟或半熟菜品,让消费者买回家加热或炒熟。“私房”年夜饭送菜上门尽管是热腾腾的“全熟”,但其食品安全依然无法保证。面对这种新潮的“网络版”年夜饭,相关部门也应提前做足功夫,想办法加大监管力度,尽量助力市民吃上一顿安心、舒心、开心的年夜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