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农村地区放鞭炮是十分传统的辞旧迎新的方式。在古代诗词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也充满了喜庆,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快乐的气氛。然而,笔者留意到,放鞭炮会产生各种污染,最直接的就是空气污染,是不容小觑的大事。
近些年,在农村地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钱袋子”鼓起来,人们春节期间舍得花钱买鞭炮、放鞭炮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来,丰富庆祝节日的形式;二来,也是社会地位、财富的象征。由此带来的放鞭炮攀比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体现。当然,笔者并无批评或否定放鞭炮过大年的意思,只是希望看到人们在放鞭炮过程中能够合理把控尺度,少放一个鞭炮,我们的空气环境会更加清新干净。
今年的除夕夜晚,笔者特意留意附近农村放鞭炮的情况。相比往年,放鞭炮数量及持续时间有所缩短。附近村民也跟笔者聊过,今年人们绿色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大家更青睐放鞭炮“点到为止”即可。看到这种变化,笔者心里欣喜,不为别的,只为空气越来越清新、人们更懂得呵护环境点赞。
事实上,放鞭炮只是喜迎春节的一种方式,我们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让过春节更有意义、更有节日氛围。前些年,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农村地区放鞭炮着实让空气质量大打折扣,这种牺牲空气质量来换取一时欢乐的做法,很显然并不符合发展趋势,对人们身心健康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更要积极响应绿色环保理念,为保护农村这块净土、为营造积极健康的春节文化贡献力量。
新时代应有新作为,新的一年应有新气象。农村是宣传正能量、传播健康文化的重要阵地,让我们携手共进,鞭炮少一些、空气清新一些,为新农村建设付出更多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