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珠海读大学,宿舍来自不同城市的四个同学,已结伴游玩了三个城市,唯独还没来湛江。我跟儿子说,请同学们来尝尝湛江的海鲜,看看我们美丽而又独特的全国第一大火山岛硇洲岛吧。儿子回应,飞机学生坐不起,坐大巴时间又长,我哪好意思开口?等通了高铁再说。

茂湛铁路(高铁)延伸段黄湛线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母亲现居广州,已有十来年没到过湛江了。请她来走一走,见见她的老朋友,她说,以前年轻,坐着大巴,颠簸好几个小时,辗转湛江、广州和云浮三地,给你们三姐妹带孩子,不觉得辛苦,现在年纪大了,大巴坐不动了,等通了高铁再说吧。
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大学同学,也常说,湛江啥时候通高铁呀,等高铁通了,我们去湛江看你。
高铁,高铁......

粤西最大的高铁站正在稳步建设中。 本报记者 李忠 摄
因此,全国两会期间,驻湛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湛江交通建设、关于湛江高铁的言论,最令我关注,最让我振奋和激动。我高兴地看到,全国人大代表姜建军市长多次强调,湛江最大的短板就是交通问题,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他在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节目时谈到了具体的安排:2018年,湛江安排实施国际机场、高速铁路等37个重点交通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06亿元;推进高铁建设。确保6月深湛高铁顺利通车,全面动工建设合湛高铁,力争开工建设湛海高铁、广湛高铁,启动张海高铁、湛江中心城区高铁站前期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宁凌则指出,高铁已经覆盖全国80%的地级市,但湛江到现在还没有通高铁。未来湛江发展,对外互联互通的不足是很大的限制因素。他建议要打通湛江与珠三角的高速交通体系,把湛江与广州的高铁尽快纳入规划,打通湛江与三南(西南、中南、东南)地区的高速交通体系,打通湛江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
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号:湛江高铁通车在即,湛江交通短板突破在即!

旅客在北海乘坐“和谐号”动车前往全国各地。 本报记者 吴智恒 摄
有理由畅想高铁时代的湛江,是这样的湛江:
大交通建设成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湛江同时推动建设的五条高速铁路全面通车后,将会把湛江纳入全国高铁网络,湛江将成为真正的全国交通枢纽,湛江联系珠三角、西南腹地、海南更加便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湛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进一步弥补,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便捷的交通,将促进湛江引进更多高端人才,解决制约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将极大地推动湛江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湛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带来就业、民生等领域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湛江的城市形象,提升湛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高铁将会为我正在从事的干部培训工作带来变化。全国各地希望到湛江开展以“海洋经济”“雷州文化”“生态农业”等为主题的干部培训的相关机构,将不再为交通不便而烦恼,顺顺当当地坐着高铁,把培训的学员带到湛江来。而湛江外出培训的学员,也能顺顺当当地坐着高铁,去到全国各地培训,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学习回来,用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广西北海高铁线路。 本报记者 吴智恒 摄
高铁也将给我的生活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变。儿子将不会再抱怨要坐大半天的大巴去上学,将会骄傲地领着同学坐高铁来游湛江;广湛高铁开通后,母亲可以一天之内,见到居住在广州、湛江和云浮的三个女儿;东西北中的大学同学,可以坐高铁来到祖国大陆的最南端;而我,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高铁,真的就会走了。
可以预见,高铁时代的湛江,如此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