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设交通强国是一个关注的焦点。湛江全国人大代表忠实履职,聚焦湛江交通,积极为湛江交通发声。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长姜建军向大会提出建议:鉴于广湛客专在国家和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建议国家尽快将广湛客专(新建广州—佛山—云浮—阳江—茂名—湛江高铁)列入相关路网规划,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其交通专项规划,支持广东加快建设。湛江,扼守全国交通要道,湛江交通的建设发展,不仅仅服务湛江,更是着眼全省,辐射全国。尤其在新时代,湛江交通,对于联通粤港澳和北部湾两大世界级湾区,连接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构建完善便捷的全国沿海通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枢纽作用,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对于湛江的交通发展,湛江人民有着最为深刻的心理历程。
据《湛江日报》报道,作为深湛高铁配套工程的湛江高铁西客站站房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和钢网架屋面,正在进行室内精装修施工,计划今年5月竣工验收。湛江高铁西客站的顺利推进,为实现6月28日深湛高铁如期通车的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湛江人民的“高铁梦”即将实现,湛江进入珠三角的快速交通圈骤然形成。这是湛江交通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作为距离省城最偏远的粤西城市,湛江人民跑一趟省城,心既向之,却又惧之。向的是可以到省城走走看看,感受和领略大城市的繁华先进,惧的是动辄6、7个钟头的长途汽车劳顿,让人颇为疲倦,要是遇上假日的大面积堵车,更是让人苦不堪言,心有余悸。还好,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今后,在湛江优哉游哉地“叹”完早茶, 然后轻轻松松地搭上高铁,到省城准时吃上午饭,这么方便自如的旅程将成为湛江人到省城的常态。反之,省城的朋友到湛江来,同样如此方便。
还令人振奋的是,新一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任后,进一步提升湛江交通规划,推进交通线路布局更加科学便利,全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推动高铁入城、高速入市,将高铁、高速的便利性和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交通建设上的具体体现,湛江人民必将在交通上获得更多的便利感、幸福感。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哪里交通便利,资本、项目、人才、技术就优先流向哪里,哪里就能获得快人一步的发展。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湛江,享开放政策“红利”之先,可发展步伐却慢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吃了多年交通落后的亏。由于交通不便,湛江海洋大市、深水良港、广袤土地等诸多优势难以真正发挥出来,项目引进,特别是高端项目的引进颇为不易,所以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
交通强则经济强,交通弱则经济弱,这基本是一个因果对应的关系。大力打破交通瓶颈,建设对内便捷、对外畅通的快速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是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很明显,湛江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交通建设作为发展第一要务的“第一抓手”来抓,抓住了症结所在,开出了破解瓶颈的良方。在今年市委全会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交通都是作为今年工作的第一部分给予具体安排部署,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历年少见。目前,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55811”综合交通工程,加快推进建设5条高速铁路、5条高速公路、8条高速公路支线、1条半岛滨海旅游公路、1个国际机场,力争早日实现2个小时进入珠三角、1个小时贯通湛江全域。我们欣喜地看到,湛江大交通建设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交通区位劣势的状况逐步扭转,发展竞争力显著提升,优势项目纷纷抢滩湛江,形成了“看好湛江,投资湛江”的喜人态势。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我们相信,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湛江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什么达不到的目标。湛江正以力度空前的实际行动,全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必将为也正在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湛江力量,作出更多湛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