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给农民办一门“种地课”

2018-03-28 10:0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新闻回放

时下,在雷州英利镇三家村,玉豆收获正是一片火热,种植户林波忠的脸上流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他抢抓农时种下的新品种玉豆,如今迎来了量高价靓的丰收季。“新时代的农村有着广阔天地,回乡当新农人,只要把握市场信息动态,种植可以改变人生”。 (3月27日《湛江日报》)

林波忠,一个返乡创业青年,去年才刚接触种地,两次成功的种植经历让他尝到了甜头,成了他人眼中的“幸运儿”。比起一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林波忠这个“新农人”却显得更“老手”,他手中握着种地的“法宝”——分析市场、科学种地、绝不跟风。

从林波忠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读懂一个问题——种地是一门学问,而这门学问的其中一堂“必修课”是市场分析。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对瓜菜上市时机的把握上。他考虑到在种植北运菜之前的那段时间,绝大部分种植户都空闲着土地,而这恰逢瓜菜上市的淡季,节瓜此时能错峰上市,必然物以稀为贵。所以他抓住了个“时间差”,凭种植节瓜收获了种地的“第一桶金”。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新品种瓜菜种植的选择上。他经常通过上网掌握农业信息,引进种下新品种玉豆,如今迎来了量高价靓的丰收季。这在别人眼中看似偶然的“幸运”,其实有着成功的必然,因为每一次种植都遵循了市场规律,摸准了市场脉搏。

这篇报道表面上看是在说一个青年科学分析市场种地致富的故事,但看深一层,其实报道中所隐含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春回大地,农耕之时,该种些啥?这对农民来说是个难题。前几年,青枣收购行情不错,所以不少农民都种青枣,可今年青枣量多价贱,很多农民看着树上的青枣发愁,是摘还是不摘?摘是卖不了几个钱,不卖又只能等着烂掉。怎么都是赔钱,种地真的很难。遇上几次,农民就连种植致富的信心也弱了。

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农民群众不掌握市场信息,种地带有盲目性,看什么价格高了就种什么,价格低了就不种,结果往往是踩不到点上,出现“种什么什么不赚钱,不种什么什么就赚钱”的尴尬。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指导服务还不够到位。农民种什么,是有其“自主选择权”,但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努力在市场和农民间搭一座桥梁,让农民在信息化的今天看得见基本的市场信息,弄得懂基本的市场动态。

致力乡村振兴的今天,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更加主动,为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开办一门“种地课”。课上不仅要教一些基础的农技农机知识,更要着重教农民如何分析市场、科学种地。在种地之前,给农民分析市场信息,提供合理指导;在收获之时,多把农产品销售的事情放在心上,在帮助农民卖瓜果上多下些实际功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