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中山村贫困户增收显著

2018-03-29 11:2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 记者 欧丹丹

    

    种植户收获番茄。

    核心提示:“无论是项目的规模和资金投入,还是项目的效益和贫困户参与度,在湛江所有贫困村中都名列前茅。预计年底,每户贫困户增收19000元。”27日下午,记者从佛山市政协办、外事侨务局、民主党派、侨联单位帮扶的吴川黄坡镇中山村农产品种植产业项目基地了解到,2017年初,佛山扶贫驻村工作队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意愿,因地制宜,先后投入资金110万元,分6个批次耗时5个多月,扎实开展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精准脱贫项目,已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贫困户百分之百参与,资金百分之百到位,收益百分之百归贫困户所有。

     “一户一策、一村一品”——

    精准到人,精准到户

    “这片番茄地一共有50多亩,从种苗,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都是请佛山农业专家精心跟进,并对贫困户进行细致的培训。个头大、匀称、颜色红得让人喜欢,口感也非常好,绵软粉甜。每亩产量达8000多斤,行情好的时候每公斤收购价能有5元。”27日下午,驻村干部欧阳琪带记者来到番茄农业种植基地,看着红彤彤的番茄,记者忍不住钻到满地番茄香的田地里,和贫困户一起采摘番茄。

    欧阳琪告诉记者,他们先后为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发放耕地拖拉机2辆、化肥20吨、水稻种子、红薯种苗、小生产工具等一批,有效促进水稻、红薯种植产业发展,全村水稻种植规模达到3100亩,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年产优质水稻1500多吨,红薯1200多吨。养殖产业方面,先后为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发放黄牛97头、种猪及猪苗52头,带动了全村猪、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村黄牛养殖规模达到312头,肉猪养殖规模达到535头,猪、牛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

    “无论是项目的规模和资金投入,还是项目的效益和贫困户参与度,在湛江所有贫困村中都名列前茅。” 欧阳琪表示,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促进了贫困户的生产增收,预计猪、牛养殖产业年底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约15000元,水稻、红薯种植产业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约4000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户一策、一村一品”和实实在在的“精准到人、精准到户”。

       成立种植、养殖、销售为一体——

    “撸袖子种养合作社”

    记者在探寻中发现,该村成立的“撸袖子种养专业合作社”走的路子也是让人眼前一亮。合作社由佛山市对口帮扶单位牵头,扶贫驻村工作队发起,由中山村全体贫困户参与成立的,以种植、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77名。

    欧阳琪告诉记者,2017年初,合作社与湛江市金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建设了50亩规模的示范基地,在全村推广优质红薯品种种植,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有效带动了当地红薯种植产业发展。基地主要以培育优质红薯苗、种植生产优质红薯为主,年产优质种苗20多万株,优质红薯60多吨。“我们以公司为龙头,以基地为基础,以合作社为纽带,为农户发展红薯种植产业提供三大平台:种苗培育平台、销售渠道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基地为依托培育优质种苗并提供给农户,农户种植的红薯由合作社负责收购,并通过公司的现有渠道统一销售,示范基地可为农户传授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现生产、销售、技术咨询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户后顾之忧,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欧阳琪详细地道出了该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运营思路。

    据了解, 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就对全村产业现状进行了摸底调研,确立了“立足现有,种养并重,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贫困户意愿,依托合作社下大力气开展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精准脱贫项目,促进了优质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中山村“以水稻种植为主、红薯种植为辅”的种植产业,和“以猪、牛养殖为主、家禽养殖为辅”的养殖产业均已初具规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