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26日《湛江日报》报道: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部门对窗口的授权力度,6月底前各部门要向窗口授权一批审批事项,其中要求各部门对窗口授权的行政审批事项在30%以上,公共服务事项在80%以上。还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今年内全市要实现审批事项进“不见面审批”率(“零跑动率”)达30%以上。这些优化行政审批制度的举措,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大成果,对我市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具有非常直接和重要的促进作用。
3月20日,招聘人员分发资料给村民,并回答她的咨询。记者 李忠 摄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吸引更多高端生产要素促进发展,必须在比服务、比效率、比环境上发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特别是作为国家和省寄予发展重任的湛江,加快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东新的增长极,必须吸引更多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汇集湛江,支撑起湛江的大开发、大建设,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因此,不断优化服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湛江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招牌。
事实已经证明,我市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实实在在推动着湛江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市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效释放发展新能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单是2017年,就取消调整行政审批620项,委托下放163项;“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全面推广,网上办事大厅受理审批事项办结率99%;城市信用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前十、全省第一;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和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发放电子营业执照4521份,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7.9%,新登记民营企业增长26.2%;民间投资1100亿元,增长10%。
3月14日,以“品质消费、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湛江市2018年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在市广播电视台举行。记者李忠摄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特别指出要在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湛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进湛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全力创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坚持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推进审批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加快建设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委托制,继续削减和委托下放一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最大限度向基层简政放权。坚持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复制自贸区“证照分离”试点经验,注重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坚持推进商事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分类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落实“多证合一”“减证便民”,全面激发“众创”深厚潜力。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总而言之,坚持以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唯一标准,高标准优质服务企业和办事群众,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切实当好“保姆”和“保安”。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市必须牢牢把握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久久为功,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在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提升湛江竞争力,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