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湛江,处于最宝贵的发展时期,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到处是建设发展的火热场面。近日《湛江晚报》报道:目前调顺跨海大桥项目西岸生产区现场一片繁忙景象,200多名建设者加足马力奋战在工地上。自去年12月1日开始引桥钻孔桩施工以来,调顺跨海大桥项目便加足建设马力,开展快速化施工。该桥建成后将成为继通明海特大桥之后的湛江第二大桥梁,同时也将成为遂溪、坡头、赤坎跨海联通的重要交通枢纽。
3月8日,鸟瞰调顺跨海大桥施工现场,调顺岛一侧的栈桥工程已完工投用。记者 郎树臣 摄
当前的湛江,尤其需要像调顺跨海大桥这样加足马力的建设速度。奋力创造干事创业的“湛江速度”,对湛江加快振兴发展至关重要。当今时代,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发展竞争异常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快,才能抢抓发展机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站在发展的制高点上。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取得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主要得益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速度。因为实现了高速增长,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才有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条件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很多领域实现了从追跑到并跑然后领跑的伟大变化。高速增长速度背后,是干事创业的“中国速度”。不管是以前的高速增长阶段,还是现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速度”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事实上,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创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大地甚至世界各地快速铺开,中国正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快速奋进。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此,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更是如此。
于湛江而言,加快振兴发展是当前最迫切、最关键、最核心的任务,是头等大事中的头等大事。在经济新常态下,湛江面临着更严格的发展要求,承担着更繁重的发展任务。快干快落实快见效,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重要。慢,湛江就创造不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把握不了宝贵的政策机遇窗口期,就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跑可差距却越拉越大,就永远走不出滞后发展的困境。
3月22日,湛江钢铁基地热轧厂。记者 张锋锋 摄
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一个个“湛江速度”正在湛江大地书写着一幅幅壮丽发展画卷,把湛江加快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逐步转化为美好的发展现实。比如,2017年湛江钢铁全面实现“达产、达标、达耗、达效”的年度“四达”目标,创造了国内千万吨级钢铁企业从投产到年度“四达”的最快纪录,在世界冶金史上也属领先水平;2250热轧产线成为目前国内新建热轧产线中最短时间突破1000万吨的热轧产线,最快纪录书写了冶金史上传奇篇章。“湛江速度”正成为湛江加快振兴发展的关键词,是湛江加快振兴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速度,体现着一种求变图强的强烈愿望。湛江居国家对外开放前沿,坐拥深水良港,拥有广袤土地,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但湛江人明白,湛江没有坐享其成的资本,一切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方能把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推动湛江加快振兴发展。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大干快上,快步追赶,靠速度取胜,靠质量取胜,靠发展成果取胜,坚决甩掉湛江欠发达的帽子,真正建设成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东新的增长极。
速度,体现着一种夙兴夜寐的责任担当。湛江的发展,是全体湛江人的事情。振兴湛江,舍我其谁!湛江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及每一个湛江人,都要以 “为湛江负责、为湛江人民负责”的使命感,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责任感,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一日不为、三日难安”的危机感,全副身心投入到加快振兴湛江的伟大事业中去,立足岗位、夙夜在公,困难面前不退缩、矛盾面前不绕道,苦干实干、善干善成,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形成加快振兴发展的最强大力量,夺取加快振兴发展的最丰硕成果。振兴湛江,不破楼兰终不还。
速度,体现着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湛江很多时候都勇立潮头、引领风骚。进入新时代,湛江面临新机遇,肩负新使命。湛江有湛江的独特情况,湛江有湛江独有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湛江就不能因循守旧,满足于走发达城市走过的路子。既要善于借鉴,更要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大力激发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的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让创新的活力不断迸发,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走出一条独具湛江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路子,有力推动湛江换道追赶、振兴发展。
加快振兴湛江,不会是一片坦途。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奋力创造干事创业的“湛江速度”,需要攻坚,需要突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狠抓落实,向推进“四大抓手”、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要速度、要质量,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要速度、要质量,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速度、要质量,向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湛江要速度、要质量,加快湛江振兴发展步伐,奋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湛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