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黄坡镇乌坭村黎胜丰一家荣获“全国五好家庭”

2018-05-22 16:3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陈凯杰 通讯员黄梦笔

本月17日,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1000户全国五好家庭受表彰。吴川市黄坡镇乌坭村村民黎胜丰一家也荣获该殊荣。

在黎胜丰的带领下,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传承尊老爱幼,重视教育、热心公益的良好家风。8年来,他们一家坚持每月给村中老人补助生活费,累计捐款500多万元修桥建路,公益事业捐款累计逾千万元。

黎胜丰夫妇。 受访者供图

好家风从言传身教中来

乌坭村位于鉴江入海口,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距离村边不远。92岁的黎胜丰和他90岁的妻子黄秀英两人身体还算不错,他们有空也会在村里走动走动,一知道村里哪个家庭有什么困难,他们总是二话不说伸出援手。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黎胜丰夫妇都要供孩子上学读书,并且从小教育孩子要爱国爱家、孝敬长辈、勤俭节约。

黎胜丰夫妇共有6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当过兵。他们从部队复员回来后,自己创业,辛勤打拼,遵纪守法,将生意越做越大,并积极向国家缴税。三儿子黎晓从部队复员后自谋职业,现在是一家企业董事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黎胜丰虽读书不多,但为人孝顺。乌坭村近江靠海,在以前生活困难的日子,他就到村外捉鱼挖螺摸虾,煮熟后总是先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双亲送去。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黎胜丰孝敬长辈,他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几个儿子,儿子们又将这种好品质传给下一代,成为代代相传的好家风。即使出生在城市里的孙辈、曾孙辈,每回到村里,见到村中的老人都很礼貌地打招呼。

黄秀英年事已高,腰不好,每当身体不适,儿子儿媳都放下生意不做,赶回村里陪伴照顾,熬汤煮药,喂粥喂饭,端屎端尿。有一次,为让母亲睡得舒服,黎晓将母亲抱在腿上,整整一夜没睡。他说:“只要妈妈感到舒服,我多累都值!”

在这个家,总是笑语欢声,乐也融融。每天都有家中后辈从不同地方赶来看望黎胜丰老两口,嘘寒问暖。

这个家庭的后辈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对村里的老人也关爱有加。几年前,眼看着乌坭村老人越来越多,黎胜丰召集儿子们开家庭会,定下每月给村中老人发放100元生活费。从此,儿子们逢年过节除了给村里老人送生活费,还送花生油和大米。哪位老人生日还另加100元慰问金。

2012年重阳节,黎晓设宴200桌,宴请10位百岁老人、100多位90岁老人、800多位80岁老人,并为每位老人送上一件羽绒衣、300元慰问金、一瓶茅台保健酒。时至今天,还被人们传为佳话。

家庭文化气氛浓郁

黎胜丰自小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经常给儿子们讲一些名人伟人立志发奋的故事。孙辈们每回到村里,也都爱缠着他讲故事,个个都被老人生动的故事吸引,听得津津入迷。受这些励志故事的影响,黎胜丰的儿孙们个个爱读书、爱学习,人人比文化、比进步。黎胜丰的大家庭中,有10个大学生,他们有的在香港读书,有的去美国和澳洲留学。

黎胜丰家庭不但十分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也非常尊师重教。每年教师节和村中喜庆的日子,黎晓几兄弟都请老师们聚会,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

2016年9月,乌坭村一名在湛江一中读书的女学生考了全市文科第一名,黎晓知道后,立即回村宴请乌坭小学和湛江一中的老师们,并给这位考生送上1万元奖金和行李箱,也为其爷爷和父母分别送上大红包,以此来激励村人和自家孩子尊师重教。

修路筑堤热心公益

做公益,黎胜丰一家从不吝惜金钱。1996年,第十五号强台风重创湛江,从镇上到乌坭村的电线杆全部被刮断,恢复通电是燃眉之急。黎胜丰将想法告诉了儿子,那时黎晓手头很紧,但还是捐出了3万元,黎胜丰怕钱不够,又从自己平时攒的钱中拿出了1000元,其余几个儿子也积极支持,电线杆很快竖了起来。

多年前,通往乌坭村有一条五六公里长的江堤,由于多年失修,路面坑坑洼洼,车辆都要“龟速”经过。为了村民出行方便,黎胜丰叫回几个儿子捐款,很快就将江堤修复。

乌坭村是条大村,村道村巷较多,为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手笔改变村容村貌,黎晓再捐了一大笔钱,修建了该村的村道。

无论在乌坭村还是在别的地方,每当遇到需要捐款时,黎胜丰和他的家人从不犹豫,他们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博得群众的一致赞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