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企业分红,困难群众获稳定收益;打造“互联网+有机农产品”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多措并举打造新农村示范村……过去两年时间里,在财政部驻广东专员办的倾力帮扶下,徐闻南山镇二桥村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贫困户钱袋子厚了,村容村貌更靓丽了,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徐闻大地徐徐展开。
投资企业困难群众获普惠性收益
记者了解到,在增加家庭收入方面,帮扶单位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通过贫困户不直接参与的投资企业收益分红,强化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普惠性保障;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与市场结合,激励贫困户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任务中,奠定困难群众致富发展的基础。
去年年初,二桥村与广州华南发展公司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第一批投资合作资金为90万元,第二批投资合作资金为130万元。2017年上半年收益款12.5万元,下半年12.5万元,合计25万元,村委会按照人均1000元的标准,全部向有劳动能力家庭困难群众进行分配。
“使用上级下达的财政资金,与企业合作获取投资收益,用所取得的收入直接对贫困户按照家庭人口进行补贴。”驻村干部孔海涛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普惠性的分红措施,可以确保全村困难群众取得统一的额外收入,在国家规定的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托底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困难群众生活的保障水平。
过去两年,在帮扶单位财政部驻广东专员办的倾力帮扶下,2016年完成43户83人脱贫任务,2017年实现27户117名困难群众脱贫。2018年,工作队从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和增加村委会集体收入两个方面着手,将完成剩余19户66名困难群众的脱贫任务。
打造“互联网+有机农产品”产业
在孔海涛看来,扶贫要先扶志,要实现困难群众的脱贫,必须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摈弃“等、靠、要”的想法,让困难群众自主的去发展生产。为此,工作队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先进的种植和生产技术,并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鼓励困难群众更新观念,参与其中。
一方面,发展药材订单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二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北调蔬菜种植,蔬菜种植期为每年9月至来年2月,剩余时间由于蔬菜价格较低,土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为此,工作队利用二桥村种植北调蔬菜的间隔期(2月-9月),鼓励困难群众利用原有的夏季抛荒地种植药材(石参),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去年,种植石参20亩,扣除天气原因造成的损失,年底共取得收入5万余元。
另一方面,打造“互联网+有机农产品”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扶贫工作队利用二桥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以贫困户为生产主体,在二桥村发展了订单养殖业,向客商定期供应生鲜家禽、蛋类、蔬菜等农副产品。所供应的农副产品以有机、原生态为主要卖点,备受市场青睐,大大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
在销售渠道上,工作队采用先进的宣传营销手段,赢得村民的信赖。“以微信企业号为基础,搭建了微商平台,销售土鸡、土鸡蛋、海鸭蛋、石参等农产品,以及合作企业的碱康素等保健产品。”二桥村支书彭如汝告诉记者,自平台于2017年6月初正式运营以来,已经承接订单金额近8万元,大大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为增加贫困户收入,帮扶单位牵线搭桥,通过集体企业雇佣贫困家庭成员,实现“村内增收”。针对二桥村的部分贫困户劳动力因为一些原因无法离村进城务工,很难取得工资性收入,加之土地面积少等实际状况。二桥村以二桥农旅公司为依托,在石参收割、粗加工、筛选过程中,以及民宿客房服务、卫生打扫等事务方面,优先雇佣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培训使其胜任相应的工作,以计件工资的方式,帮助其增加收入。在不出村的情况下,实现了家庭收入的增长。
此外,帮扶单位还设置各类奖励基金,基金由村委会和工作队共同管理,并设立了严格的基金管理办法。去年年底,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评选出了部分在勤劳致富方面有突出作为的贫困家庭进行了奖励,营造比学赶超的脱贫氛围。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评选出了“五好家庭”、“二桥热心人”,推进了该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多重渠道增加集体收入
在增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的同时,为了加强对部分劳动力较弱的家庭的保障水平,工作队一直把通过项目建设增加集体收入作为重点帮扶措施,以实现集体经济对困难家庭的“二次补助”。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振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了帮扶单位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方向。去年,在帮扶单位财政部驻广东专员办多方筹措下,二桥村获得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600万元,今年又取得了省财政1200万元的支持。这笔资金的使用,拟以二桥村的村办集体企业二桥农业公司为主体,在徐闻县下桥工业园购置30亩土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并利用建设好的厂区等资产以部分出租、部分入股的形式,和蔬菜加工企业进行合作,既可获租金的取固定收益,也能取得股份分红收入。
发展乡村旅游业,二桥村资源得天独厚。二桥村毗邻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大汉三墩旅游区,该区域三面环海,风光秀丽,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去年年底,二桥村二桥农旅旅游公司的民宿正式开张,一期项目共有6间客房,二期已经装修完毕,也拟于近期开业。经过大力宣传推广,正式营业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共取得收入近万元。
多措并举打造新农村示范村
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工作队从多方筹集或协调资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生活和生产两个方面,提高二桥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是实施了美丽乡村项目,该项目中央投资310万元,地方配套7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各个自然村的村民休闲广场、公共卫生设施、村内道路等项目,目前各子项目正分阶段实施,大部分项目已经竣工。
二是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小流域治理项目,计划投资750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建设完成后,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能提高村民生活的便利性。
三是实施了电网改造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余万元,主要是改善二桥村夏季生产和生活用电紧张的状况,该项目自2016年8月启动,目前已经完成全部投资。
“今年是扶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实现二桥村全体群众的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孔海涛说,接下来,将推动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工业园企业建设,为二桥村困难群众的长期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工作队将大力发展当地乡村旅游,把“海景、候鸟、小木屋度假、原生态饮食”作为宣传热点进行宣传推广,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经济,开展“荒岛游”、“渔家乐”等多种乡村旅游项目。同时,学习外地民宿经营的先进经验,鼓励部分有条件的村民自办民宿,加强指导,规范管理,把二桥村打造成海峡北岸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