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标”、“本”兼治,成了诸多地方精准扶贫效果明显的模式。精准扶贫,从实际出发,打造“一村一品”。如见诸报端的雷州市客路镇客路村“扶贫鸡”,科学管理,追求产品健康、安全,亮出二维码“身份证”增强产品透明度、可信度,从而使产品高价畅销全国;贫困户汗水没有白流,经济收入喜人,唱响了品牌,解决了后顾之忧。
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对陀村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并重,力拔“穷根”,让贫困户世代脱贫。此举高瞻远瞩,敢于创新,思路清晰,意义深远,更是精准扶贫的“高招”。
陀村今有种植园、楼顶光伏发电和鸡苗、猪苗养殖等项目,投入资金达240万元。贫困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项目,只要扶贫单位跟踪到位,督促指导贫困户从科学管理上做足“功课”,精心打造安全、健康的“品牌”,营销上广开门路,产品行稳致远,哪愁贫困户不脱贫?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精品”。而从新时代角度出发,教育扶贫则尤为重要。据悉,帮扶单位为陀村小学重建了校门、捐赠了体育设备和建立了14个图书角等,使校容美了,学生课外阅读与体育活动有保障了。如果引导得法,学生在课余时间便会陶醉于书卷中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身心便会得到陶冶,从而发奋学习,读书成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拔除“穷根”,就要振兴乡村教育,帮扶贫困户的后代读书成才,让其将来融入现代化建设环境中去,凭借自己的丰富知识与才智,在不同的战线上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更多财富,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