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订单式”培养人才是“适销对路”

2018-06-21 09:0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18日下午,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与岭南师范学院签订水产国际商务人才订单培养协议,旨在为水产企业“订单式”培养本科专业人才,助推教育事业与水产行业融合发展。 (6月19日《湛江日报》)

18日上午9点,2018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暨中国海鲜食材采购大会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展。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水产国际商务人才订单培养协议,也在当天下午签订。签订协议的双方是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和岭南师范学院,此举旨在为水产企业“订单式”培养本科专业人才。这种“订单式”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过去,包括水产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都面临着人才招揽的两难窘境:一方面,是大学生喊着求职难,即便是水产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湛江这个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水产业如此发达的地方,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并不容易;而另一方面,是水产企业招工难,尽管有着丰富的高校资源,但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还是难觅。而破解这种两难窘境的方法,便是“订单式”培养。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高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从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岭南师范学院“订单式”培养人才,是紧紧围绕“人才供求关系”这个核心的。“校企签署培养订单—校企商会联合招生—校企通识课程培养—企业挑选预聘学生—校企专业课程培养—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企业考核正式聘用”,从这个培养路径来看,这种“订单式”培养方法,打破了过去学校唱“独角戏”的困局,让企业标准、企业文化、企业要求这一系列因素都融入到人才的培养中来。这种模式有点像“青训”系统。

整个“订单式”培养的最大亮点,是在“企业挑选预聘学生”后,学校将和企业一同设置课程培养,既有理论课程的教导,又有顶岗实习的实训。这样一来,就将高校的专业教育资源、水产行业专家实践经验、企业实习实训资源这三个最为重要的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更“好用”,也更“抢手”。

近年来,这种“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在我市各高校和中职(技工)院校中逐渐流行开来,深受企业和学生的欢迎。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订单式”培养方法不能“过细”——不能盯着适应某一个企业的某一个具体岗位去培养人才,这样无疑是把人才将来可以走的路给限制窄了。培养的重点,需要更多地放在学生相关职业能力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