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湛江市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爱心捐款活动。在这次慈善公益活动中,民政系统的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踊跃参加捐款,共筹得善款231200元,以实际行动为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据6月22日《湛江晚报》)
湛江是一座大爱城市,每当有人身陷困境、处于危难之时,许许多多的古道热肠就会涌现而出,一个个的爱心接力便会频频上演。爱心是一股清流,荡涤着世间的尘埃;捐助是一片阳光,温暖着心灵的期盼。广泛而持续地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行的是大善,扬的是大爱,尽的是大责,每一个湛江人都应牢固树立“人人可慈善”的理念,主动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爱心和善行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
涓流共汇,足以涌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冰心先生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日”活动,就是不断弘扬爱、奉献爱、升华爱的过程。爱心无论大小,善举不分先后,关键是一种境界。
扶贫济困,情暖湛江,归根结底是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随着我市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意识越来越强,这几年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扶贫济困的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值得欣喜和提倡的是,我市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企业家精神正在日益形成,关爱他人的人文精神正在日益凸现。我们应该很好地引导这股风潮,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企业的优势,通过民间慈善组织来发展扶贫济困事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的扶贫济困在于建立“造血”机制。对企业家来讲,尤应发挥企业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形式,扶“智”更扶“志”,“输血”更“造血”,不断增强困难群体自我救助、自我发展的能力。尽管这种救助多了一份艰辛,也多了一份责任,但却是帮助困难群体彻底摆脱困境、走出窘迫的根本方法。
一言以蔽之,只要我们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始终把关心群众疾苦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心声作为第一信号,就一定能用爱心点燃希望,以行动播撒温暖阳光,切实补齐扶贫开发这块“短板”,让每一个湛江人都能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