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酸奶、奶酪等奶产品,是不少人喜爱的美食,但是对部分婴儿来说,奶制品有可能导致其过敏。部分过敏体质的婴儿,甚至会对母亲的母乳过敏,出现腹泻、便秘、生长缓慢等症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生长状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咨询医生。
市民张女士于上个月生产,张女士母乳充足,选择对宝宝纯母乳喂养。但是张女士发现,孩子经常出现腹泻的症状,还经常哭闹不安,孩子满月后到医院体检,体检数据提示孩子的体重未达标。张女士感到非常纳闷,自己的乳汁充足,孩子进食正常,为何还会体重不达标呢?后来经过检查发现,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而张女士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牛奶经张女士身体吸收后,一些蛋白质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从而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素萍指出,过敏体质的婴儿,有更大的几率会对牛奶蛋白过敏。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往往表现出不愿意吃奶、容易起湿疹、频繁腹泻或长期便秘等症状。陈素萍指出,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幼儿中并不少见,但是市民对此了解不足,就算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也没有往“过敏”方面多想,还是沿用之前的喂养方式,导致孩子无法吸收营养,满足不了身体发育需求,从而造成生长发育迟缓。陈素萍建议,假如市民发现孩子的生长速度过慢或出现过敏症状,要及时咨询医生,医生可通过抽血检查、激发试验等多种方式确诊孩子是否对牛奶过敏,再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合孩子的喂养方式。
奶是宝宝在一岁前的主要食物和营养来源,假如婴儿被确诊对牛奶过敏,那家长应该如何转变喂养方式呢?陈素萍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那么母亲就要回避牛奶以及各种奶制品;如果是吃奶粉的宝宝,那么家长就不能再给孩子吃普通奶粉,而要吃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深度水解奶或氨基酸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