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停乱放”是指违反交通法规,占用机动车道路或者人行道路停放车辆的行为。
近日,记者走马赤坎、麻章、霞山区主要街道,发现许多电动车、机动车停放在人行道和盲道上,不仅影响了行人的正常出行,而且还严重影响盲人出行,造成安全隐患。(据6月25日《湛江晚报》)
车辆的乱停乱放不但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安全,更影响了城市形象。那么,乱停乱放何以在主要街道能“发现许多”呢?
笔者以为,这跟相关部门的整治不够给力有关。记者能够在街道“发现许多电动车、机动车停放在人行道和盲道上”,相关部门发现不了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相关部门也曾对乱停乱放开展过很多次整治。但正是因为没有常态化管理机制,才让乱停乱放时有反复。
乱停乱放不应该成为美丽湛江的“顽疾”。如果让乱停乱放继续大面积存在,不但是给湛江的城市形象抹黑,更是拖了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后腿。
显然,整治乱停乱放势在必行,且应常态化整治。笔者以为,面对乱停乱放,需要执法人员和市民共同来说“不”。相关部门要加强整治,以到位且常态化的执法说不;而市民对乱停乱放不要容忍,而是要及时举报,主动充当执法部门的“明亮眼睛”,以这种说不的方式让相关部门对违规者及时予以处罚。
可以说,只要相关部门和市民联起手来,共同向乱停乱放说不,乱停乱放现象就会越来越少,城市秩序就会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