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全国文明村遂溪县城月镇陈家村:新风古韵共流传

2018-07-19 16:1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文秋华 图/记者殷翊展

    去年底,遂溪县城月镇陈家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让陈家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陈家村是我市较早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庄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完善的硬件设施,村民卫生意识、法制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较强。近年来,陈家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近日,记者来到陈家村,感受这个村庄的新风和古韵。

宽阔的进村大道。

    治村先治污 村容村貌大变样

    记者走在陈家村中,不仅没见到路面有污水,甚至连排水渠也看不到。

    陈家村村民们说,村支书陈春保的治村理念非常“超前”。2005年前后,在外经商的陈春保回到陈家村,通过村民的选举接过村委会主任的重担。他当时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村中没有硬底化道路、村民卫生意识淡薄、村中污水横流,每一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陈春保思来想去,决定先解决村中的排污问题,拍板先建设陈家村地下排污管道。对于陈春保的决定,不少村民不理解,他特意组织村民到市内各个先进村、文明村参观学习。这些村庄干净整洁的环境,让村民意识到做好排污工作的重要性。陈春保说:“处理好农村的排污问题,是治理乡村环境的基础,否则,就算道路铺得再漂亮,满地污水横流,环境也是糟糕的。”2006年,在他牵头下,通过村集体收入、政府扶持、外出乡贤捐资、村民集资等办法解决了资金问题。他邀请建设部门专门为陈家村的排污系统作了科学规划,建起了日处理量达3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排污沟接驳到每家每户,村民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由村统一设置的污水沟集中收集,经过多级无害化处理后,还可以灌溉农田,实现了绿色循环利用。

    完成了全村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后,陈家村在村委班子带领下,修建了环村硬底化公路,彻底告别了出行难问题,“以前村子里的路都是泥路,一到下雨天就‘和稀泥’,行人走路都困难,更别提汽车了。”村民说,自从修了路,出行就便捷多了。但陈春保仍不满意,修完了大路修小路,用“村民给一部分、村委补齐一部分”的集资方式,对村中的小街小巷进行硬底化改造;又继续组织村民为村道“扮靓”,在环村道上种起了绿化树,还竖起了路灯。这些年,陈家村的建设步伐没有停下来过,幼儿园、文化广场、小公园、市场、卫生站陆续建成,村民身处农村也可享受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村中农家书屋。

    村民都是主人翁 文明之花处处开

    通过硬件建设、加强管理、加大保洁,村内卫生环境大变样,然而要长效保洁,最根本还是要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卫生意识。陈春保说,以前很多村民不讲卫生,垃圾随手扔、随地小便,完全没意识到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在搞好了陈家村的硬件设施后,陈春保带领村委班子,研究制定了村环境卫生公约,对全村村民提出要求,建立起村民互相监督制度。村民们通过相互督促,慢慢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村内乱扔垃圾的现象再也不见了。

    陈家村还办了农家书屋,摆放有关法律、经济、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图书1000多册,为村民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村里还常利用晚上组织村民学法,向村民传播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取得良好的效果。走进陈家村村民议事厅,记者看到来访须知、接访规定、调解工作流程等事项写得醒目明白。平时,村里的大小纠纷是在这里化解的。桌面上放着为民记事本,记录着群众纠纷的简要信息和调解结果。

    村民的卫生意识、法治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人人都把村子当成是自己家来打理,村干部治村省心、村民过得舒心。

    村庄自然美 古风古韵犹存

    城月河流经陈家村,河水滋养了大片的原始树林。村后的一条小溪两旁是连片的原始树林,粗略估计面积达数十亩。树林中的大树种类繁多,有榕树、樟树、荔枝、龙眼等,树干粗壮,树龄应该都在百年以上,树形苍劲,枝繁叶茂。树林苍翠,穿林而过的小溪流水叮咚,数量众多的鸟类栖息在树林中,叽叽喳喳唱着歌,鸟鸣林更幽。炎热七月,记者站在树林边,却并没有燥热之感,反倒是觉得身处一片清凉之中。陈家村古树多、奇树多,吸引了不少人来参观。在村中,记者看到两棵让人啧啧称奇的大树:一棵榕树和一棵樟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棵树的枝叶交叉生长,别有一番风趣。陈春保说,有人曾提出想购买村里的大树,却被他回绝了:“这些书就像我们的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几百年,如果我们把树卖了,那我们就是数典忘祖的罪人。”

    在陈家村,两座饱经沧桑的炮楼无言地述说着村里的悠远历史。据陈春保介绍,清朝末年官府腐败无能,土匪常到村庄中抢夺钱粮,搞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受土匪侵扰多年的陈家村民决定奋起反抗,在乡绅的号召下,纷纷捐钱、出力,分别在村子的东南西北4个角各建起1个炮楼。炮楼虽小,但设施一应俱全。高高的炮楼顶部设有瞭望台,日夜有村民轮流站岗放哨,看到有土匪来了,就可以及时向村中报信,还可以在炮楼上居高临下打击敌人。4座炮楼像4个威武的卫士,守护着陈家村。岁月蹉跎,4座炮楼目前只留下2座,其它2座已坍塌。陈春保说,炮楼是陈家村历史的缩影和见证,现在虽然已经不能登楼,但村里不会拆除,也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对其加以保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