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打通全域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

2018-08-07 10:3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米苏(霞山)

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4.17亿元,创半年投资额历史纪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7月1日深湛铁路江湛段正式运营,湛江从此进入了“高铁时代”。另外,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湛江日报近期接连刊发了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徐闻港进港公路改扩建等项目的建设进展,其中均透露一个信息,就是这些项目已经接近建成投用。而其投用之时,湛江与海南自贸区(港)的合作将更为紧密。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湛江近年不断加快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记一功。

看到“外部交通”不断取得突破,笔者却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湛江的“内部交通”也不能掉队,特别是县域公路、镇村公路的建设上要快马加鞭,打通湛江全域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之所以会产生这个想法,是源于外来游客的一次问路。前两天,笔者带女儿去渔人码头玩,遇见几名游客刚从“红嘴鸥”下船。他们向笔者问路,原来是要去参观法式风情街。一番交谈之下,笔者得知,他们是一家6人趁着孩子放暑假出游,适逢湛江早前通了高铁,所以决定从广州坐高铁到湛江玩。他们对湛江的新鲜空气、美味海鲜、翻天覆地的变化赞叹不绝,但觉得湛江市区的特色旅游景点还是太少太“旧”,有很多景点都已经去过了或者和别的地方差不多不想去。笔者向他们推介了遂溪孔子文化城、吴川鼎龙湾水上乐园、雷州天成台沙滩、徐闻大汉三墩等景点景区,他们一听介绍就眼前一亮、连连发问,但当得知坐车去要花上不少时间,就失去了兴趣。交通上的短板,让游客对县区景点望而却步。

县域之间还没有形成高速公路网,县通镇、镇通镇道路不少是两车道,村级道路标准低,乡道还有不少沙土路……“内部交通”建设的滞后,俨然成了湛江发展全域旅游的“拦路虎”。要发展全域旅游,让湛江旅游业更多地从高铁经济中受益,就必须织密“快进慢游”交通网。“快进”我们是做到了,未来还会有多条高铁通往湛江,而且速度更快,有的更是会直接开进中心城区,来湛江旅游是更方便了。但在“慢游”上,我们亟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打通全域旅游的“最后一公里”。市区与县区之间、县与县之间、县与镇之间、镇与镇之间的道路,都必须为吸引游客“慢游”做努力。只有当这“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我们所规划的乡村文化游精品旅游线、特色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湛江吸引外地游客的“蹊径”“奇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