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产业扶贫要注重“内外结合”

2018-08-14 08:5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白夜

自2016年6月起,顺德区卫计局和龙江镇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三吉村。短短两年间,帮扶单位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充分发挥该村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的内在动力,三吉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庄,蜕变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亮丽、村民生活宽裕的美丽乡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三吉村徐徐展开。 (8月13日《湛江日报》)

产业是乡村经济的强力“引擎”,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是拔掉“穷根”的根本举措,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

送钱送物的救济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地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安排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而“授之以渔”的产业扶贫就是把“输血”变成“造血”,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其实,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存在脱贫难、脱贫返贫的现象,其中很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一些地方缺乏产业支撑,农户仍然存在传统的“等、靠、要”思维。开展产业扶贫,则可以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身动起来,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参与程度与参与热情,从而激发起脱贫的内生动力。因此,产业扶贫要着眼于脱贫“内外结合”。

所谓“内外结合”,就是外要有稳固的产业支撑,内要有积极的脱贫动力,通过“内外结合”实现“内外发力”,从而逐渐实现脱贫致富。在开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必须摸透当地村情、乡情,把握当地产业结构、市场容量等方方面面因素,让扶贫产业真正植根于区域资源优势。同时,还要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和想法,把准不同扶贫对象的“脉”,实事求是,统筹兼顾。一个扶贫产业再好,如果群众不接受不认可,也难以开展下去,更谈不上实现脱贫致富。

因此,产业扶贫除了要有坚固的“外壳”,还要有团结的“内核”。要形成团结的“内核”,就要真正走进贫困群众,了解他们所想、所盼、所忧,通过政策宣讲、典型激励,发挥好精准产业的带动效应,让贫困群众认识到差距、树立起脱贫信心,激发起群众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在该篇报道中,驻村工作队进村帮扶后,在摸清贫困户发展意愿后,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帮助该村成立养殖合作社,发展“立体”养殖,激发了贫困户脱贫动力,这就是产业扶贫“内外结合”的成功例子。

产业扶贫并不能一蹴而就,但笔者相信,只要注重好“内外结合”,着眼于“内外发力”,久久为功,贫困村终会拔掉“穷根”,贫困群众终会实现脱贫致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