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湛江日报报道,近日遂溪法院干警于周末凌晨四点多钟冒着连绵大雨,行程160多公里,穿越田间地头,奔赴执行现场拘留“老赖”。经过执行法官耐心释法说理、规劝教育,“老赖”当即让其亲属把所欠金额全部打入申请人账户,一桩久拖未决的案件终于执结完毕,圆满画上句号。
遂溪法院干警肯于牺牲休息时间不畏艰辛开展执行行动,为的是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体现了司法威严与社会公平,更彰显了人民法院敢于啃“硬头”的攻坚克难的精神。
不必讳言,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开展的一大因素。何谓执行难?是指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被执行人规避和抗拒执行等,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未能及时地得到实现。执行难往往源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比如受到人情案、关系案的影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或者强制执行将出现不良的社会后果等。
人民法院判决能否及时有效地执行,不但关乎一个法院公信力,而且也是衡量我国法治状况好坏的有力标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破解执行难势在必行。
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只要人民法院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因,多从内因上来破解执行难,像遂溪法院那样敢于“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的精神不畏艰辛、不屈不挠地开展执行工作,相信执行难一定能最终得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