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今年第16号台风“贝碧嘉”(热带风暴级)于15日21时40分在雷州东里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8月16日《湛江日报》)
15日晚,台风“贝碧嘉”几番兜转之下,终在雷州东里镇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前,有湛江网友把“贝碧嘉”的运行轨迹绘成小狗模样,并配以设计旁白“狗兄,你为啥一定要吃湛江鸡”,调侃“贝碧嘉”这只“狗”兜兜转转就是想来吃“湛江鸡”。这张“今晚吃鸡”图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逗得大家一乐。但看了“贝碧嘉”登陆前一个多小时的“变向操作”后,笔者确信,“贝碧嘉”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头“狼”,有着狼一般的狡猾与凶狠。
大家可能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时至今日,不少父母可能还会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不能撒谎,要诚实。但大家可能没有想过的是:为什么放羊的孩子要喊“狼来了”?他仅仅是因为调皮贪玩吗?蓝天白云、风清草绿,放羊看起来轻松而惬意,但对一个孩子而言,却是孤独无趣。他更渴望“被关注”和“多陪伴”,于是他喊“狼来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喊大人们就会过来。或许,他心里还藏着那么一丝丝对狼来了的担心和恐惧。从孩子懂得喊“狼来了”、大人听见“狼来了”就会跑过来的故事细节,我们不难推测出:山坡附近有狼,狼会到山坡上猎食,而且孩子的父母肯定告诉过他狼有多么可怕,看见狼来了就得大喊。可悲的是,明知“狼出没”,为何“不设防”,还让手无寸铁的孩子孤零零一个去放羊?
故事“狼来了”引出的反思,是“重视”的重要性——对狼的威胁不重视、对孩子生命安全的不重视,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防风就如防狼,最关键的是“重视”,需时刻警惕“狼来了”。
从8月13日开始,湛江日报就加强了对台风“贝碧嘉”的跟踪报道力度,每天都在头版刊登其最新动态和市里的防风部署,报道中不乏“将于14日夜间前后在粤西沿海地区再次登陆”“将于14日下半夜到15日中午在珠海到电白一带再次登陆”这样的预测内容。微博上、朋友圈里,有网友笑称湛江日报被台风“打脸”,登这些台风登陆预测就像在喊“狼来了”;不少网友建议湛江日报以后不要登这类消息,万一预测错了会影响党报的权威性;还有网友觉得报纸上登台风消息没意义,这种动态追踪报道就应该交给新媒体……但在笔者看来,这种“明知台风登陆预测可能会错但依然报道”的坚持,恰恰反映出党报的担当和勇气。一次次大喊“狼来了”,是为了引起重视、引人关注,哪怕报道中预测错了被“打脸”,但能换来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那“错”就值得。
“重视”,是湛江人防御台风的第一大法宝。狂风暴雨中,我们紧紧握住的是“重视”;风平浪静时,我们最不能松开的,也是“重视”。
之所以要“重视”,是因为台风这只“狼”太狡猾,太凶狠了。就在登陆前一个多小时,一直近乎水平移动的“贝碧嘉”让大家都相信它是奔着硇洲岛去的。突然,它猛一甩头,直扑东里,“狼”的狡猾与凶狠此刻显露无遗。
湛江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经常遭受台风“狼群”的威胁和袭击。近年来,更是先后遭遇“威马逊”“海鸥”“彩虹”等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的正面袭击。经常直面“狼袭”,一次次从“狼”的撕扯咆哮中全身而退,一些自以为见惯大风大浪的湛江人,难免会觉得“贝碧嘉”这头只有八九级风力的“狼崽子”像极了“小奶狗”,还傻乎乎地在海面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圈。但请记住,“狼”就是“狼”,掉以轻心,一记“声东击西”就足以致命。今天,尽管科技发展与日俱新,但在自然灾害的突发、诡变面前,人类依然弱小。狮子搏兔,尚知须尽全力;轻视“狼袭”,到底哪来的自信?
之所以要“重视”,是因为防台风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湛江人太清楚:“饿狼”垂涎的,又岂止皮脆肉滑的湛江鸡?一旦“不设防”,就会任“狼”鱼肉,付出人命伤亡的代价。
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到挂点县(市、区)开展防风督导检查;向全体市民手机发出预警短信,通过新闻媒体滚动播报台风信息;全市10237艘渔船已全部回港或就近避风……一项项部署周密有序地展开,为湛江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的防风工作写下了生动注脚。这些年来,每当台风临近,听闻“狼来了”的各级领导干部总会迅速奔赴防风一线,做“离台风最近的人、离群众最近的人”。只要领导干部在一线,就能有效引起群众对防风的充分重视。这份“重视”,至关重要。全市上下正是在层层“重视”的氛围中,渐渐将防风力量拧成了一股绳,约束“狼吞”,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虽然很多时候只是台风“虚晃一枪”带来的“虚惊一场”,但只有对每一次“狼来了”都认真应对、当真较劲,我们才能在真正的“狼”到来时,懂得防、防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