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各地都对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予以奖励,颁发数额不等的奖金。不少地方还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使年复一年的优秀学生都能分享。
清华、北大是中国最拔尖的高等学府,云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能金榜题名于清华北大,无疑是学生人生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是一所学校教育质量优良的显著标志,更是学校乃至地区的荣耀光彩。对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人们历来投之以敬佩羡慕的目光,每年此时街头巷尾都在津津乐道。对这些优秀学生予以重奖,是必需的、可行的,是高考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可或缺的规定动作。
重奖优秀学子,体现了国人传承重视教育,爱护人才的光荣传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业发展,教育为先。教育是事关民族兴旺和国家未来的民生大事,教育振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振兴。对优势学生给予重奖,实际上是对教育事业的肯定,是尊师重教的生动体现,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实际步骤。高考学生获奖,老师同样风光。因为在学生身上浸透着老师的心血,承载着老师教学育人的辛劳,体现着老师的教学成果。学生高中名校,老师的付出得到满意的回报;数年寒窗,感恩老师的无私奉献,重奖之下也是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褒奖,对今后教学工作更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重奖优秀学子,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知识人才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21世纪说到底最终是人才竞争。优秀学子就是优秀人才的代表。奖励向优秀学生倾斜,就是厚爱人才,珍惜爱护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建立培养人才的良好机制,学校是第一站;培养跨世纪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学生抓起,从基础素质教育抓起,从中考高考抓起。重奖优秀学生可以打造人才高地,激发人才效应,让更多的学生加盟到争先创优的队伍中来,潜心学习,刻苦攻读,在成长、成材、成功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重奖优秀学生通常注重于物质奖励,一般人都关心奖金的多少。笔者认为给优秀学生颁发一定数量的奖金很有必要。但不可偏废的是还应在精神上予以鼓励,要多宣扬优秀学生刻苦治学的感人事迹,可以举办优秀学生专场报告会,或请优秀学生的家长和老师畅谈培养教育优秀学生的体会,要把优秀学生的事迹整理成文,拍成专题片,在各学校巡回展示播放。要让更多学生认识到,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奋斗,谁都有上清华北大的机会,谁都能创造出彩的人生,谁都能站到领奖台上。精神激励往往刻骨铭心,对你的世界观价值观将产生重大影响。只有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举,才能产生更多正能量,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继往开来的青年一代才更能行稳致远,勇担重任,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