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欣闻湛江市促进科教文化发展基金会再次资助奖励我市高考成绩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每人奖励2万元和手提电脑一台,此善举聚人气,赢人心,令人拍案叫好!
但静下心来,我们不妨想一想,若要真正促进湛江教育的优质发展,除了奖励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那些考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学子要不要资助奖励呢?还有小升初和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在某一领域有特长的出类拔萃的学生应不应该也资助奖励下呢?此外,为湛江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而默默奉献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的教师是不是也应值得关注、关爱和关心下,给予相应的资助奖励呢?所以,笔者认为,教育需要更多力量。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都是教育发展需要的力量,当然,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平时就可以常态化享受优质教育,那样的景象最好、最美。因此,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和热心单位多多行善积德,源源不断地给湛江教育输入更多力量。同时,希望受资助的学子懂得感恩,化资助为力量,帮助自己更好地茁壮成长,将来学有所成时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时,不要忘记“回报”家乡。
写此文时,笔者就在思考:教育公益基金怎样使用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呢?如果有200万的公益基金,笔者会先用50万元资助教师培训成长;接着,用50万资助或奖励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发表、出版和推广交流;然后,用50万元资助鼓励广大学子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特别是在兴趣特长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最后,用50万元资助奖励中高考成绩或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学子。为何笔者先要资助奖励教师呢?因为教师才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力量。若能成长好100名教师,那么每年都至少可以成就10000名学生和10000个家庭,如果成长好1000名教师呢?希望大家看到,这才是推动教育“巨轮”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