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多天就要开学了,准大学生们都非常憧憬大学生活。有人说,进入大学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社会,机会多了,诱惑也多了。大学生们涉世未深,有不法分子抓住了大学生心理单纯、社会经验少的特点,诈骗他们的钱财。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多起大学生办理了“校园贷”后因无力偿还引发暴力追债的事件,有的大学生受此影响被迫中断学业,还有的个人生活受到严重骚扰。(据8月21日《湛江晚报》)
大学生高消费已成一股风气,但是当大学生有限的生活费花光了,疯狂购物依然没有停止,因为背后有人为他们提供的“融资”新渠道。大学生们通过“校园贷”先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之后再逐月还款,这种以宽松的门槛向大学生放债的做法,显然在客观上对非理性消费形成诱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陷阱,让很多大学生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央行之所以叫停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就是不希望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背上沉重的债务,没想到今天却让一些不良放贷者钻了空子。很多大学生虽已经成人,但消费观却尚未成熟,购物喜欢攀比、超前消费。由于还贷能力有限,盲目购物会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正确消费观的形成。也正因为如此,银监会前些时候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因此,我们希望各有关部门能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加大对校园不良网络贷款乱象的监管,同时大力倡导不攀比、不虚荣的社会风气,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尤其是作为高校,更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风险教育等,让他们懂得“吃饭穿衣量家底”的道理,自觉远离高利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