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善” 学会“善” 践行“善”
看到“爱心冰箱”报道的那一瞬间,笔者想起了几年前在微信上朋友圈里刷屏的“爱心墙”。那时,“爱心墙”就设在赤坎立交桥底的一面墙上。寒风里,许多充满爱心的湛江市民提着一袋袋衣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为的是给有需要的人一件保暖的冬衣。几年后,赤坎立交桥拆建工程的施工工地旁边,一台冰箱出现了,冰箱里装满了瓶装水。烈日下,交警、施工人员、环卫工人以及快递、外卖小哥都可以免费喝上冰水解渴。从“爱心墙”到“爱心冰箱”,我们看到了湛江文明在进步,湛江人的文明素养在提高。
一台普普通通的“爱心冰箱”放在了人来人往的热闹街区,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首先,这台“爱心冰箱”让人们看见了“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能从“爱心冰箱”上张贴的温馨提示里看到“善”。前来喝水的人,都能从一瓶瓶普通的瓶装水中喝出“善”。“爱心冰箱”的存在,让人相信“善”是真实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关怀别人高温下作业的善意、对勤劳工作表示感谢的善念、酷暑中免费提供冰水的善行。
其次,这台“爱心冰箱”教人们学会了“善”。报道中一个爱心故事让笔者印象很深,说两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从超市中走出,推着载有两箱饮用水的购物车来到了“爱心冰箱”前,两位母亲将矿泉水逐瓶交到孩子手中,再让孩子逐一放进冰箱。这一幕实在暖心至极。这手手相传的矿泉水,其实也是母亲教给孩子的“善”。孩子通过母亲和身边陌生人身体力行的善行,受到了教育,会学习到了“善”。
最后,这台“爱心冰箱”引人们践行了“善”。同样是报道里的一个爱心小故事,两个健身教练误拿水喝后,赶紧开车到附近便利店,多买了几瓶水回来放进冰箱里。虽说这看起来好像是把误喝的水“还”了回来,但我们不能忽略了他们多买了几瓶水放进冰箱的细节,这其实就是践行了“善”。正因为有了“我觉得有些人比我们更需要这些水”的想法,所以他们会主动买更多水放进冰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需要水的人喝上水。
从“爱心墙”到“爱心冰箱”,笔者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湛江文明的进步,希望“爱心冰箱”能克服“爱心墙”曾经遇到过的困难,坚持下去,让更多湛江人看见“善”、学会“善”、践行“善”。
折射出城市文明的高度
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仅只是看这个城市的道路有多干净,这个城市多么的富强,而是看这个城市中人与人之间是否有信任与支持和理解,以及人们的自律性是如何?
爱心冰箱服务的主要群体是: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和快递员,这些在高温作业的人员。这些人不是英雄,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他们也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这生活奔波的人员。但这些人的工作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若是少了他们,不敢想像我们的生活会变什么样的。没有环卫工人清洁卫生,城市的垃圾成堆、臭不可闻。没有建筑工人的劳动,我们就没有房子住,没有平坦的公路出行。没有交警指挥交通,城市的交通就会混乱以及瘫痪。没有快递员的服务,我们上网购买的货物就不能快速送达。他们顶着烈日在为我们营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家园,我们为他们送上一瓶冰冻饮料,这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家对他们工作表示感谢。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事,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理解,让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中,这就是城市文明的最高境界!
爱心冰箱的出现,更能看到人员的自律性。都说“言传不如身教”,这个母亲带孩子经过这爱心冰箱时,给孩子很好地上了一堂课。这个母亲买回来一箱饮料,让孩子们亲手将饮料放入冰箱中,说是送给那些需要的人饮用的。用实际行动培养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个有爱心的人,要懂得帮助别人。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给予你我更多前行的力量
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感动你我,一些微小的故事,因为你的无私付出,让他人得到及时帮助,让更多的人对社会充满信心。每每看到这些故事,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常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感受身边的文明,回味着人间的种种暖意,让我泪眼湿润。
将一台无人看守的大冰箱放置于闹市中心会发生什么故事?估计很多人会反应说:冰箱里面的物品马上会被人抢光,有人甚至说,连放物品的冰箱都会第一时间被人拿走。不过,在湛江凯德广场发起了一场“爱心冰箱”活动,却让人发现了文明的光彩。不仅冰箱的物品能够让需要的人拿走,而且冰箱里面的物品总有人及时补充进去。湛江日报社全媒记者在现场蹲守拍摄一周,发现了很多动人的镜头。
或许开始的时候有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拿还是不拿物品会犹豫,担心被人下套,但是当看到旁边有文字说明的时候,在旁人的提醒下,很多人放心地拿起饮品喝起来,滋润自己的心田。这对于付出者来说,是一种满足,为他人着想,为社会辛勤劳动的付出者,始终会有人想到你们,而有人相信自己的付出,有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服务,这也是一种快乐。而对于那些接受者来说,付出者的行为不仅仅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温暖,更让人感受到城市文明的进展,给予他们前行更多的动力。
曾几何时,熟悉的城市,陌生的面孔,以至于有些市民被一些骗子吓怕了。很多时候,不仅仅没有人愿意帮助别人,有时候,就算有人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却发现很难打开人的心结,有些市民总认为天底下哪有这么的好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身上,是不是又被人骗了?爱心冰箱的出现,一些人接受到他人的帮助,让社会充满爱,充满了信心,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社会风气好转最高的状态,现在尽管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随着市民素质的提升,相信我们城市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城市的文明会越来越照耀着你我前行。
一座城市的发展,暖人的不是产生多少财富,也不是让人获得多少财富,尽管财富是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之一,但城市的软环境却不容错失,市民的人心向背,是决定一座城市能够长久持续发展的关键。市民对城市的信心,对城市文明建设的付出,也是吸引更多人落户城市的环境之一,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座城市充满温暖,会让人看到城市的文明,而城市文明是由无数市民付出的点点爱心汇成的,这些爱心是建立在市民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只要你我生出一点点的爱心,爱心之路会汇进更多的文明之火。在港城的文明建设中,希望让更多动人、暖心的故事温暖着你我,温暖着整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