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要想富,先修路”。那个时候所说的“路”指的是交通不便的地方,需要修建“村村通”的公路。到了现在,这个“路”已赋上更深的意义,那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若信息闭塞,就无从了解市场的需求,也就无法从中觅到商机。
遂溪县政府在那些挂点扶贫单位的带动下,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上蕴藏着无限商机。所以大力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孵化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主力队伍,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和培养,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这是在一系列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在2017年广东银监局挂点扶贫的港门镇龙塘村,该村是省定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广东银监局挂点该村,对当地的海产品瑶柱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并为瑶柱搭建起电商销售渠道。从市场批发一斤的瑶柱只能卖70多元一斤,到放在电商平台则可卖到168元一斤。杨柑镇火龙果市场批发销售为3.5元每斤,而优质火龙果在网上则可销售到4.5元每斤,利润比传统销售更加可观,这就是借力“互联网+”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收入的翻倍增长,让人认识、了解和接纳及喜欢和运用上这种新时代的全新销售方式,与时俱进地与时代接轨。
遂溪县政府借助电商平台,将火龙果、瑶柱、沙虫等土特产品打造成“网红”产品,销往全国。在沙虫原产地的遂溪县草潭镇“80”后青年陈振国和他的“沙虫王子”团队,从养沙虫、挖沙虫、到卖沙虫,都玩出了新花样,成为了“网红”,闯出了新天地。
尝到甜头的遂溪县政府不仅局限于此,而是着手建立“一乡一品”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打造公共品牌,推动农产品上行进入市场。让土特产品卖出乡愁,就要突出遂溪特色。着手改变红米、红糖、沙虫、火龙果等知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缺失,品质混乱,要让每份农特产品都有“故事”、有“文化”、有“乡愁”,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分享遂溪生态价值,健康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