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做一个“不贴标签”的老师

2018-09-09 10:5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米苏

    作为一名在职教师,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逐一回想上学时遇到的各位老师,无不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这些老师都是可敬的。

    说真的,由于能力有限,虽然我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自问做不到让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满意。而且,我也不太认同大家都表示满意、认同就能当好老师。在追求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路上,我能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大概就是“不贴标签”。在我心里,“不贴标签”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第一步。

    其实,“不给学生贴标签”并非什么新鲜提法,早十几年前就有人提了出来,但是做起来比口头上说说,起码要难上百倍。所谓“贴标签”,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随意给学生下了“定论”。如果一个人被贴上了“标签”,就会像拍电视剧被套入“人设”的演员,越演越像“人设”,越活越像“标签”。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和黄蓉,很多人都会给郭靖贴上“憨厚愚钝”的标签,而给黄蓉贴上“聪明机智”的标签,但在学周伯通自创的左右互搏之术时,郭靖就学得会,黄蓉反而学不会,这就足以说明“标签”不靠谱。

    要为广大同行澄清的是,绝大多数老师都没有特意要去给学生“贴标签”,只是有时稍不注意,嘴里就会冒出“标签”。例如对着一个三番四次不交作业的学生,老师生气时可能会反问“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为什么你这么懒?”又比如,一个学生忘记早点来学校打扫楼梯了,这时老师可能会对他说“我就知道你这种人会忘记。”这种“标签”听起来不明显,但正处于成长敏感时期的学生,却轻易地“捕捉”到了。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质疑,觉得自己就是“懒”,以后干脆不改,就这样一直“懒”下去。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你都觉得我是这种人了,那我就这样做”。而事实上,很可能那个三番四次不交作业的学生一开始是因为课堂上听不懂,课后爸妈复习不了,所以不会做作业,只好拖着。被贴上“懒”的“标签”后,干脆破罐子破摔,真成了“懒”。其实要做到“不贴标签”,也不难,无非就八个字——“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就是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以分数高低、听话与否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类。课堂,是最容易也最应该实现教育公平的地方。不贴标签,我们才能“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公平的成长、成才机会。而就事论事,是笔者在表扬和批评学生时不断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只有就事论事,我们才不容易“贴标签”。比起批评,其实表扬学生时更容易“贴标签”,很容易张口就来“你很乐于助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听起来绝对是好话,但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却未必是好事。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就事论事最好,这次做对了就表扬,下次做错了该批评还是得批评,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活在“标签”里。

    做一个“不贴标签”的老师,其实不容易。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长那里,都会受到压力。道理很简单,给一本书贴上了标签,按标签找内容定向阅读,效率自然提高,当然受人欢迎。只是,这样阅读,总会漏掉书中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精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