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好新闻重在接地气随民意

2018-09-10 17:4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李湘东(霞山)

上周五下午,《湛江晚报》9月6日3版头条稿《路口起名随民意》被中国文明网选用,这已是连续四天湛江文明网推送的稿件被中国文明网选用。中国文明网是全国创文战线最高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前几届创文曾以各个城市在中国文明网的上稿篇数,作为新闻宣传的硬性指标实行量化测评。一个地级市新闻连续4天被中国文明网选用还不多见。可见湛江创文宣传的水平提高了,质量上来了。

这4条稿前3条都是全市各地的创文动态。笔者要点赞的是《湛江晚报》刊登的后一条报道《路口起名随民意》。这条稿被中国文明网选用的确有些出人意料。该报道讲的是市民为赤坎立交桥路口起名字。立交桥拆除后,新的十字路口亮相,大家都希望它有一个响亮动听的名字,晚报即时组织专题讨论,引发市民热议,各界人士纷纷开动脑筋为新路口取名。这条新闻最大的亮点就是市民情系湛江,踊跃参加起名活动,想出了一批颇有特色的新地名,体现了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参与城市建设,彰显了文明人建文明城的主动作为精神,展示了湛江市民良好的文化素养。如有市民提议将新路口命名为“康桥路口”,此名既能让人知道立交桥十字路口的准确方位,同时引发人联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极富浪漫又颇有文采,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联想。

一条不甚起眼的新闻在不经意间获得广泛关注,皆因记者编辑慧眼识新闻,慧眼选送新闻。同时也给媒体宣传以诸多启示:新闻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在于践行三贴近;新闻的价值蕴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新闻的竞争力源自于基层第一线。优秀的记者编辑透过平凡小事能窥见民生大问题,大街小巷的寻常变化能折射出城市的气质品味。新闻报道只有接地气、贴民心、合民意才有质量,才有生命力,才能成为精品力作。湛江晚报编辑部组织类似给赤坎立交桥新路口取名的讨论,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新闻改革创新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市民的需求发声,就要小中见大有创新创意,就要为市民代言执言。希望媒体这类活动常搞常新,用良好的舆论导向点燃市民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的激情,为推动湛江发展呐喊助威,激励全市上下共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心聚力,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